经济学

问答题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发展的新问题?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发展的新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

可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特征: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2、加速阶段特点: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3、高级阶段特点:发展速度再次低落,直至基本停滞。


第2题:

简述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脉络。


正确答案: ①城市建设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保持协调发展的较好时期;
②城市发展波折时期(1958~1965),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出现大起大落;
③城市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在这整个期间,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④城市发展恢复正常、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1978年以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我国城市发展步入一个健康的、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3题: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产权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明晰的土地产权。土地是最基本的资产,无论是私有还是公有,明晰的土地产权都是建立土地市场的最基本条件。由于土地市场的客体是土地的各种权利,如果土地权利界定不明、归属不清,权利的交易就无法进行。因此,明晰的土地所有权及以所有权为核心的各种派生权利是土地市场运行的基本前提。


第4题: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随着市场经济条件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和企业之间有了相互区别的职能和利益取向,劳资双方在生产资料所有权问题上分明,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和经济组织,企业与职工经营者与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将逐步形成主体明晰、地位均等、平等竞争利益多元的新型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即劳动力的供需流动就业条件和工资标准的确定等有关劳动关系的各个环节,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节。社会劳动关系和劳动问题的处理将逐步形成主题自行协商政府适时调整的由政府工人和用人单位构成的三方格局。按照市场经济和规模规范劳动关系的运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3)劳动关系行为契约化。即在尊重双方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的谈判,达成劳动关系。这样一种契约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就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关系来实现的。劳动合同既是发生关系的凭证,又是规范和约束劳动行为的依据。在劳动关系内部,由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行政,就劳动关系中的一些标准或其它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通过集体合同的方式维护劳动关系主体的权益
(4)劳动关系的类型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只有一种单一的公有制的劳动关系,这种单一的公有制的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企业的劳动关系和集体企业的劳动关系。所谓多样化。主要从三个角度看,从所有制角度,我国形成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从劳动关系角度看,同一所有制企业,又存在不同形式的劳动关系;从劳动关系形成方式的角度看,有的仍保留过去用行政方式建立的劳动关系,如在未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前,仍有部分老职工保留固定工人的劳动关系,新职工采用劳动合同的方式建立劳动关系
(5)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其标志是:劳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以劳动法为龙头建立起调整劳动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劳动关系的建立不仅要以法律为依据,劳动关系的变更以及劳动关系双方的纠纷处理要依法进行。届时,劳动关系的各个领域都有完备的法律制度,调整劳动关系所达到的具体标准是法律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在劳动关系运行的各个环节上,将会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从而体现法制化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稳定、协调、有序的良好发展。劳动关系规范法制化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各种类型劳动关系之间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及运行规则的统一合理和公平。

第5题:

1978年以后是(),全国工作重点向现代化建设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社会管理体制与政策的改革。

  • A、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
  • B、城市化的调整阶段
  • C、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
  • D、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D

第6题:

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正确答案: 坚持与产业升级同步提高、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
坚持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节约资源、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原则。

第7题:

简述城市化的发展类型。


正确答案: 数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呈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并呈现一种纷繁复杂的发展局面,形成多种发展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直接城市化与职能城市化;
(4)平衡城市化与过度城市化。

第8题: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发展的新问题?


参考答案:

1)人口总量庞大,转移任务艰巨
2)人口流动迅猛,城市负担加重
3)地区剃度发展,丞须宏观调控


第9题: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正确答案: 1、劳关主体利益明晰化。劳关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利益关系,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关的这种性质特点被掩盖。
2、劳关类型多样化。多样化指劳关不再是公有制的一统天下,除公有制劳关外,非公有制劳关会得到发展。
3、劳关的形成合同化。基于劳关主体的明晰和利益的多元化,以劳合的形式建立劳关。
4、劳关运行的市场化。按市场机制和规律规范劳关的运行是市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5、劳关规范的法制化。市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在市济条件下,劳关在构成,运行,处理等方面将全部实现法制化。法律原则,法律方式是规范劳关的主要依据。

第10题:

简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


正确答案: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仅要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还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补充、矫正和调节的作用。国家干预具体表现为:
第一,提供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社会资源。
第二,进行社会管理,维持市场竞争的公正有序性。
第三,调节个人间的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调节市场经济活动,维持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