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系统考试

问答题客运站的作业和主要设备。

题目
问答题
客运站的作业和主要设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的内容?


正确答案: 1)车站的技术生产特征;
2)车场、线路及站台的专门化;
3)客车车底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工作组织;
4)客运站行车工作计划;
5)客运站行车工作指标。

第2题:

客运站的行包运输工作分为发送作业和到达作业。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客运站的设备主要由()、()和()组成


正确答案:站房;站场;站前广场

第4题:

客运站的设备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客运站布置图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客运站的设备:主要由站房、站场和站前广场三部分组成。客运站布置图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三种。通过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有两个咽喉区,能分别办理接发车作业,减少了旅客列车到发与车底取送、机车出入段的交叉干扰,因此通过能力大;通过的旅客列车不必改变运行方向;到发线可供各种列车使用,机动灵活,互换性大;便于组织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流线交叉干扰少。缺点是进站线路穿过城市与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干扰大,一般不易深入市区;由于有两个咽喉,站坪较尽头式布置长。尽头式客运站的优点是:由于只有一个咽喉,进站线路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少,所以车站比较容易深入市区,旅客乘车方便;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跨越线路。它的缺点是:车站作业集中在一端咽喉区进行,交叉干扰大,通过能力小;对通过的列车要变更运行方向,作业不方便;列车接入尽头线时,进站速度低,占用咽喉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均需通过分配站台,交叉严重,走行距离也较长。混合式客运站的优点是当某个方向的市郊列车对数较多时,设备部分尽头线路,可节省投资和用地;市郊旅客进出站便捷且与长途旅客流线分开,互不干扰。缺点是到发线使用不灵活,利用率低;由于市郊列车到发线单独设置,在进出站咽喉区产生了长途与市郊旅客列车到发交叉,尤其是二者共用一个整备所时,其交叉尤为严重。

第5题:

客运站的作业和主要设备。


正确答案: (1).客运站作业:
①客运服务作业:包括旅客上下车、候车、问询、小件行李寄存,以及对旅客文化生活、饮食、卫生方面的服务等。
②客运业务:包括客票发售,行包、包裹的承运、装卸、保管和交付,邮件装卸等。③技术作业:包括列车到发、机车摘挂、车列技术检查、车底取送、客车上水、餐料供应及上燃料等
(2).客运站的主要设备:
①站房:客运站的主体,包括为旅客服务的各种用房,运营管理工作所需的各种技术办公用房和办理行包、邮件用房。
②站场:办理客运技术作业的场所。线路、站台、雨棚、跨线设备等。
③站前广场:客运站与城市的纽带。车行道、停车场、旅客活动动带。

第6题:

客运站的技术设备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站前广场;站房;站场

第7题:

客运站的作业包括()、()和()。


正确答案:客运服务作业;客运业务;技术作业

第8题:

客运站服务设施、设备的配备应满足()和DB32/T1228-2008《汽车客运站建设规范》)的要求。

  • A、JT/T200-2002《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 B、JT/T200-200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 C、JT/T200-2006《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 D、JT/T200-2008《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正确答案:B

第9题:

客运站作业主要分为()

  • A、客运服务作业
  • B、客运业务作业
  • C、装卸作业
  • D、技术作业
  • E、行包作业

正确答案:A,B,D

第10题:

客运站主要技术作业内容包括哪些?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主要分为哪几种?


正确答案: 客运站的技术作业内容包括:(1)车站的技术生产特征;(2)车场、线路和站台的专门化;(3)车底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工作组织;(4)客运站行车工作计划;(5)客运站行车工作指标。
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主要分为三种:(1)通过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2)始发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3)终到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