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梦寐之中每入于庄严佛殿拜佛礼僧,佛菩萨皆金身,高数丈,动作自如,诸是护法神也,然高僧皆不识,此是宿业现前抑是现生善现?

题目
问答题
梦寐之中每入于庄严佛殿拜佛礼僧,佛菩萨皆金身,高数丈,动作自如,诸是护法神也,然高僧皆不识,此是宿业现前抑是现生善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诸佛菩萨,应众生机感,现无量数应化身,于三途六道中,分别救苦,准此则西方宗教,当亦是大权菩萨随机示现法门;但彼教经典中谓除上帝为唯一真神外,余皆魔鬼。且根本否认有佛,似此明系魔说,而举世趋之若鹜,诸佛有灵,何以任此邪说横流哉?


正确答案: 此问可分三段:
一、至示现法门;凡称宗教,并非一例皆是大权示现,修罗曾说五念住,调达亦作新佛,印度九十余种外道,中国之黄巾白莲等,又岂可均认为权现?当察道与佛同者,为大权应化,不同则否,此须以行求,不可以相论也。所谓魔者,非必巨口噬人;应不论其术之刚柔,只能害人之身或慧命者,皆是若辈也。妲己褒姒,未尝噬人,实亡殷周。自在天未尝噬人,专障众生之解脱,此处最宜著眼!
二、至否认有佛;道不同不相为谋,斯何足怪,佛家教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佛存心,故看一切皆佛也。宋儒程子,尚看满街皆是圣贤,此亦能显儒家气象。耶曰余皆是魔,自有彼之看法耳。
三、至邪说横流世趋若鹜;此势必然,子不闻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义乎?又不闻象尝害舜,而舜反封之耶?此其所以为舜也。

第2题:

阳明临终有云:‘此心光明’,宋儒中亦有预知时至,谈笑坐逝者,按宋明儒对于佛法,阴取阳拒,若在佛教言,岂非谤佛谤法?然其临终所现瑞相,又与高僧大德无异,此应如何解释?


正确答案:阴取者,心诚求也,阳拒者,言为饰也,诚求者真实,伪饰者虚假。然真实心,自故得益,虚假言,不免误他。修慧不修福,修福不修慧,得报各如其分,身后事肉眼不知耳。

第3题:

在"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中,"则"之义为( )

A、却是

B、乃是

C、竟然

D、皆


参考答案:B

第4题: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皆常以凡夫自居,绝无说我是菩萨者。听说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智者大师是弥陀化身,未知有何证明?


正确答案:智祖称小释迦,永祖称弥陀身,皆是他人推崇赞叹之辞,或有其奇特表现,他人呼称,并非二祖自命如是,希勿误会!

第5题:

鄙人于来台后,曾于梦中历现数境:一、梦中正向佛龛合掌作礼,忽见天空白云结成阿弥陀佛相,遂高声念阿弥陀佛圣号而醒,醒时余音犹在口边。二、梦中见一门紧闭忽高声唱言:‘迷从悟处迷,悟从迷处悟’。言毕遂醒。三、梦有仇人追逐,逃之不获,最后淩空飞行,以为可以脱险,讵回头一望,仇者亦蹑空追踪,忽见一岩洞,洞中有奇形怪状之僧约二三人,其中一人指示:仇怨不能躲避,只有从自己心上解,解则无怨。闻毕省悟,急从自心消解,回顾追我之仇人早已杳然,蘧然遂寤。以上数境,固知皆是幻境,不知亦于宿生因果,有关系否?所言皆实,不敢故犯诳戒,敬求指示?


正确答案:居士夙生,当系奉佛之人,梦虽幻形,亦是种子现行一类。

第6题:

有学者考证,《现观庄严论》非弥勒菩萨所著。这一看法对吗?


正确答案: 首先,要了解清楚这“考证者”是什么时代的人?是教内学人,还是教外世俗学人?
其次,要搞清楚他否定此论非弥勒所著的根据是什么?不能只凭某些人的所谓“考证”,就对经论产生怀疑。
作为俗人的弥勒存在不存在与此论无关,因为真般若并非世人的悟境。作为获得法身智慧体,佛、菩萨类的弥勒的存在就和文殊、观音、地藏、虚空藏等大菩萨的存在一样,要否定就得全盘否定大乘佛教。
在藏传佛教中对作《现观庄严论》等弥勒五论的弥勒从未当作肉身人,而是当作和文殊、观音同类的慧身佛、菩萨看待的。
除了肉身释迦牟尼,不承认报身、化身的佛陀和菩萨,是小乘教前期论师普遍的弊病,现在有些人仍以小乘小智人的眼光和顺世外道的立场怀疑诽谤大乘教和密法,这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在汉传佛教中过去没有《现观庄严论》和圣解脱军、解脱军、狮子贤等印度《现观庄严论》诸论师的《疏解》的译文,故有人以未见汉译本为理由,说《现观庄严论》非弥勒所作,这是站不住脚的。
藏文翻译的《现观庄严论》疏解,共有二十一种。在狮子贤、仙岱瓦、阿鬘格若等印度论师的疏论中均提到《现观庄严论》为弥勒菩萨所作。
《现观庄严论》是浩若烟海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内容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的唯一的权威经典著作,其中说到的大部分现证境界均非凡夫俗子所能达到,以此证明,这部解经论著非凡人所作。

第7题:

佛当时说法,无量天龙鬼神皆来参加听法是现各类本相,是不是当时一切听众皆看得见否?


正确答案:是各以本类之相而来,听众之中,有通者能见,无通者则否。

第8题:

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

  • A、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
  • B、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
  • C、以上皆对。

正确答案:C

第9题:

观世音菩萨,过去早已成佛为正法明如来。因悲愿无穷,故再降格作菩萨以救度众生,然每一尊佛度生之法都比菩萨为高。何故要降格耶?岂有不降格就不能行其度生的悲愿吗?


正确答案:各尊菩萨,各有愿力,且与各土众生,各有深缘,观音与娑婆缘深,故常游此土。然此土有佛释尊,摄化大千,一土不能有二佛,犹一国不能有二王,其理正同,故倒驾慈航,权现菩萨,辅佐释尊,否则如世间乱国,政出多门,民无所从矣。

第10题:

提出“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皆成肿也”的是()


正确答案:《诸病源候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