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

问答题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要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及治疗?


正确答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患,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最易发生的部位是腰4-5椎、腰5-骶1之间。
症状:
1、多有不要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史。
2、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常在腰骶部附近。
3、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均可使神经根更加紧张而加重症状,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可使疼痛加剧。
4、屈髋、屈膝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
体征:
1、有不要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多数突向患侧(内同外对)
2、腰生理前突减少或消失。
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4在腰椎下段棘突旁和棘突间有深压痛,叩击呈放射性疼痛。
5、下肢皮肤异常对椎间盘突出定位有意义。
6、双侧跟腱反射的对比和肌力测定有助于诊断。
7测量小腿周径了解大腿废用的程度。
8、X线、CT、MRI能帮助确诊和了解病情的轻重。
治疗:
症状轻者可作理筋、药物、针灸等治疗;症状重者可作麻醉推拿、骨盆牵引等治疗,经上述治疗有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第2题: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1、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推拿、硬膜外注射疗法及髓核溶解疗法。
2、手术治疗,包括:①常规手术治疗:椎间盘摘除术。A.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
方法有: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和部分椎板切除(开窗)等。B.前路腹膜外腰椎间盘摘除术。②椎间盘成形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人工椎间盘及人工髓核植入术。
③微创手术治疗。包括: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髓核切除术;激光椎间盘髓核切除减压术;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镜技术)。

第3题:

简述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


正确答案:
理论要点有三点: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第三,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4题: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搬运:三人搬运法
(2)体位:24小时平卧不翻身
(3)翻身:24小时后翻身,保持脊柱平直
(4)观察并记录病情:引流、切口
(5)并发症预防:肌肉萎缩和神经根粘连。

第5题: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 ①让患者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要注意保护,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②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劳动姿势,避免久坐,忌坐沙发矮凳,避免腰部遭受震荡,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避免剧烈咳嗽或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腰部保暖,睡硬板床。
③在劳累出汗时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尤其是在阴雨季节或居住环境较潮湿的患者更应注意。平时注意多晒太阳,避免骨质疏松。
④伤后疼痛者,可做腰骶部热敷或做腰部肌肉放松性按摩,但注意用力要均匀柔和,也可于疼痛部位拔火罐(先在疼痛处涂上一层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中成药如万应止痛膏、万花油等,然后行走罐,对腰部酸痛者,疗效较好)。
⑤从事腰部剧烈活动、工作的人,要注意经常检查腰椎结构有无缺陷及损伤,及早保护和治疗。
⑥坚持做腰部的各种功能锻炼,订出锻炼计划,要循序渐进,避免强行活动。
⑦保持治疗期间可用腰围保护,但不宜长期使用。
⑧生活有规律,饮食以补肾、补钙、壮筋骨为原则,如蔬菜、水果、豆类、奶制品、精肉、鱼虾等。
⑨按医嘱正确服药及治疗,按时到医院复查。

第6题:

简述骨折的康复教育要点。


正确答案: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早期握拳和屈伸腕肘关节:外展型—限制肩外展;内收型—限制肩内收;4-6周后,各向肩关节活动。
(二)肱骨干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早期握拳、屈伸手指、耸肩活动,理疗。
(三)肱骨髁上骨折:易缺血和正中神经损伤。固定后握拳、屈伸手指、肘肩活动,理疗,4-6周固定解除后,做肘关节活动。
(四)尺桡骨干骨折:固定后即可握拳、屈伸手指,当肿胀消除后即可肘肩活动。
(五)桡骨下端骨折:固定后即可握拳、屈伸手指、上肢肌肉活动,当肿胀消除后即可肘肩活动。
(六)股骨颈骨折:下肢肌力练习,髌骨被动活动及髋膝屈伸活动,3月后扶拐下地行走。内固定患者术后可在床上活动,2周后扶拐下地行走或坐轮椅活动,不宜过早负重。
(七)股骨干骨折:尽早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及膝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后3-4天起,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小范围的膝关节伸展,内固定者可在膝下垫枕,逐步加高。未骨性愈合,严禁直腿抬高。
(八)胫腓骨干骨折: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九)踝骨骨折:活动足趾、背伸运动,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及负重,早期不做踝关节内外翻和旋转运动。
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第7题: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


正确答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亦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诊断要点】
1.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腰腿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内压升高时加剧,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腰前屈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病程较长者,其下肢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冷感、无力。中央型突出造成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为会阴部麻木、刺痛、二便功能障碍,阳痿或双下肢不全瘫痪。少数病例的起始症状是腿痛,而腰痛不甚明显。
2.主要体征
(1)腰部畸形:腰肌紧张、痉挛,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出现后凸畸形。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内下方时(腋下型),脊柱向患侧弯曲,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外上方(肩上型),则脊柱向健侧弯曲。
(2)腰部压痛和叩痛:突出的椎间隙棘突旁有压痛和叩击痛,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沿坐骨神经走行有压痛。
(3)腰部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期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绝大多数患者腰部伸屈和左右侧弯功能活动呈不对称性受限。
(4)皮肤感觉障碍: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早期多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腰3、4椎间盘突出,压迫腰4神经根,引起小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异常;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引起小腿前外侧、足背前内侧和足底皮肤感觉异常;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引起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中央型突出则表现为马鞍区麻木,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5)肌力减退或肌萎缩: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退,肌萎缩。腰4神经根受压,引起股四头肌(股神经支配)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腰5神经根受压,引起伸足拇肌肌力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引起踝跖屈和立位单腿翘足跟力减弱。
(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4神经根受压,引起膝反射减弱或消失;骶1神经根受压,引起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7)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即头颈部被动前屈,使硬脊膜囊向头侧移动,牵张作用使神经根受压加剧,而引起受累的神经痛;仰卧挺腹试验与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即压迫患者的颈内静脉,使其脑脊液回流暂时受阻,硬脊膜膨胀,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产生挤压,而引起腰腿痛;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
3.X线检查
(1)X线摄片检查: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凸,椎间隙变窄或左右不等,患侧间隙较宽。侧位片显示腰椎前凸消失,甚至反张后凸,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椎体可见休默结节等改变,或有椎体缘唇样增生等退行性改变。X线平片的显示必须与临床的体征定位相符合才有意义,主要排除骨病引起的腰骶神经痛,如结核、肿瘤等。
(2)脊髓造影检查:髓核造影能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蛛网膜下腔造影可观察蛛网膜下腔充盈情况,能较准确地反映硬脊膜受压程度和受压部位,以及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硬膜外造影可描绘硬脊膜外腔轮廓和神经根的走向,反映神经根受压的状况。
4.其他检查
(1)肌电图检查:根据异常肌电图的分布范围可判定受损的神经根及其对肌肉的影响程度。
(2)CT、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形态、髓核突出的解剖位置和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必要时可加以造影。CT、MRI的检查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类证鉴别】
本病应与急性腰扭伤、腰椎结核、腰椎增生性脊柱炎、盆腔病变等疾病相鉴别。
【辨证论治】
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牵引、药物、卧床及练功等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1.理筋手法
(1)先用按摩法,患者俯卧,术者用两手拇指或掌部自上而下按摩脊柱两侧膀胱经,至患肢承扶处改用揉捏,下抵殷门、委中、承山;推压法,术者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手掌向下用力推压脊柱,从胸椎至骶椎;攘法,从背、腰至臀腿部,着重于腰部。缓解、调理腰臀部的肌肉痉挛。
(2)然后用俯卧推髋扳肩法,术者一手掌于对侧推髋固定,另一手自对侧肩外上方缓缓扳起,使腰部后伸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再适当推扳1~3次,对侧相同;俯卧推腰扳腿法,术者一手掌按住对侧患椎以上腰部,另一手自膝上方外侧将腿缓缓扳起,直到最大限度时,再适当推扳1~3次,对侧相同;侧卧推髋扳肩法,在上的下肢屈曲,贴床的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扶患者肩部,另一手同时推髎部向前,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斜扳,使腰部扭转,可闻及或感觉到"咔嗒"响声,换体位作另一侧;侧卧推腰扳腿法,术者一手掌按住患处,另一手自外侧握住膝部(或握踝上,使之屈膝),进行推腰牵腿,作腰髋过伸动作1~3次,换体位作另一侧。推扳手法要有步骤有节奏地缓缓进行,绝对避免使用暴力。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不适宜用推扳法。
(3)最后用牵抖法,患者俯卧,两手抓住床头。术者双手握住患者两踝,用力牵拉并上下抖动下肢,带动腰部,再行按摩下腰部;滚摇法,患者仰卧,双髋膝屈曲,术者一手扶两踝,另一手扶双膝,将腰部旋转滚动,1~2分钟。以上手法可隔日1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2.药物治疗
(1)急性期或初期治宜活血舒筋,可用舒筋活血汤加减。
(2)慢性期或病程久者,体质多虚,治宜补养肝肾、宣痹活络,内服补肾壮筋汤等。(3)兼有风寒湿者,宜温经通络,方用大活络丹等。
3.牵引治疗主要采用骨盆牵引法,适用于初次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急性期患者,患者仰卧床上,在腰胯部缚好骨盆牵引带后,每侧各用10~15kg重量作牵引,并抬高床尾增加对抗牵引的力量,每天牵引1次,每次约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4.练功活动腰腿痛症状减轻后,应积极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可采用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练功,经常后伸、旋转腰部,直腿抬高或压腿等动作,以增强腰腿部肌力,有利于腰椎的平衡稳定。
5.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或完全消失,但可屡次复发,每次复发症状可加重,并持续较久,发作的间隔期可逐渐缩短。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及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者,可手术治疗。可行椎板切除及髓核摘除术或经皮穿刺髓核透出术等。
【预防与调护】
1.急性期应严格卧硬板床3周,手法治疗后亦应卧床休息,使损伤组织修复。
2.疼痛减轻后,应注意加强锻炼腰背肌,以巩固疗效。
3.久坐、久站时可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避免腰部过度屈曲或劳累或受风寒。
4.弯腰搬物姿势要正确,避免腰部扭伤。

第8题:

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参考答案:(1)教会患者和家属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使其认识到疾病复发的危害,认识药物维持治疗,心理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及防止恶化的重要性。(2)让患者和家属掌握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如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维持的年限及服用中的注意事项等。教育患者按时复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擅自增药,减药或停药。使患者能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并能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3)教育患者和家属能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如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生活不自理,不能正常完成社会功能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与亲朋好友的交往,引起患者扩大接触面,克服自卑心理,进一步锻炼生活和工作技能,尽早回归社会。

第9题:

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教育如何。


正确答案: (一)健康教育:良姿位;脊柱调衡;节能技术;避免二次伤害;肥胖者应适当减肥
(二)运动教育
(三)其他教育:营养;着装(避免着高跟鞋或缩短穿着时间,发作时选用低跟或坡跟轻便鞋);家具(卧具应选硬板床,硬木高靠背椅子中下三分之一处应加靠垫)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COPD的最常见的疾病。

第10题:

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1)术前:睡硬板床,绝对卧床休息。
(2)术后:
①根据麻醉方式按其常规护理。
②术后平卧位6小进,翻身时保持脊柱平直。
③及时在无菌操作下接负压引流袋,并观察负压引流并保持通畅(引流量第一日应<400ml,三日<50ml即可拔除)。
④单纯开窗椎间盘摘除者,可鼓励患者行腰背肌锻炼,待体温正常,切口无明显疼痛时下床活动。全椎板切除者,6-8周再离床活动。
⑤注意观察有无低热,腰肌紧张,两下肢放散痛等,应警惕椎间隙感染,对此一般应卧床休息,及时报告医生使用抗生素治疗。
⑥椎间盘切除后的椎关节,将发生纤维性愈合,完成这一愈合时间常需几个月,在这个阶段内应避免腰部承受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