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系统考试

问答题预防、整治尖轨跳动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预防、整治尖轨跳动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预防、整治辙叉便磨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焊补偏磨辙叉;倒换方向使用;加强偏磨部位捣固,且兼顾辙叉水平状态

第2题:

试普通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整治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1.整治尖轨拱腰、塌背。尖轨有拱腰,可用乙炔焰烘烤,烘烤温度为700℃~800℃。拱腰长的应分段烘烤,每次烘烤延长500mm左右,必要时在烘烤中卸下第二、三连接杆。烘烤过程中,拱腰弯度有些增大,但温度降低后拱腰就减小,过几趟车以后,拱腰就渐渐消失。
2.加强捣固,找好水平,消灭空吊板。要特别加强转辙器部分的捣固,注意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的平顺。
3.滑床板弯曲不直的,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基本轨有小反时要及时整治。
4.基本轨和尖轨有肥边,要及时整修除掉。弯好基本轨曲折点,保证基本轨与尖轨竖切部分完全密贴。
5.及时调整好尖轨过长或过短的顶铁。
6.拨好道岔及前后50m线路方向。
7.更换新尖轨,一定要考虑原来基本轨的垂直磨耗情况,如果相差太多,应当同时倒换基本轨。在更换新基本轨时,也要注意尖轨垂直磨耗情况,要保证尖轨50mm宽度处,不低于基本轨2mm。
8.及时整修、更换道岔中的松动与失效零件,跟端桥型铁板不平的要修理,没有的要增设。
9.根据设备情况,准备一定数量的常备尖轨和基本轨。堆放尖轨时,要在两端适当位置垫起,以免堆放日久,造成拱腰等病害。

第3题:

预防尖轨轧伤及磨耗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1)防止尖轨跳动,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
2)及时更换磨耗超限的基本轨。
3)如尖轨尖端过高、尖轨尖端轨面过宽,应及时将尖轨锉平、锉薄,严重的应及时焊补或更换
4)如因行车繁忙,尖轨很快磨损时,除对尖轨进行焊补外,可在尖轨尖端附近设置防磨钢轨。。

第4题:

辙叉轨距不合标准预防、整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拨正直股方向;
2.调整辙叉及护轨轮缘槽尺寸,使其符合标准;
3.打磨作用边“肥边”,焊补伤损心轨、翼轨;
4.整修查照间隔、护背距离,使其符合规定。

第5题:

尖轨跳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1.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
2.跟部桥型垫板或凸台压溃;
3.捣固不实,有吊板;
4.尖轨拱腰。

第6题:

预防整治道岔方向不良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做好道岔前后50m线路的整体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
(2)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
(3)弯好曲基本轨弯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
(4)检查确认基本轨既有弯折量,按标准做好弯折段长度和矢量;
(5)加强捣固作业,除按规定捣固外,还应根据道岔构造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
(6)补充夯实道床,道岔转辙部分设置转辙杆、连接杆,各枕木孔道砟应比岔枕顶面底20~30mm,并夯实道床;
(7)加强各部分零件的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各种扣件固定钢轨位置的作用。

第7题:

尖轨跳动的原因及预防整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尖轨跳动产生的原因:
(1)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
(2)跟部桥型垫板或凸台压溃;
(3)捣固不实,有吊板;
(4)尖轨拱腰。
(二)预防整治尖轨跳动的措施:
(1)焊补或更换间隔铁、夹板,更换磨耗的双头螺栓;
(2)增补整修跟部桥型垫板和防跳卡铁,进一步采取尖轨防跳措施,如在基本轨轨底增设尖轨防跳器,或将尖轨连接杆两端安设防跳补强板,使其长出部分卡在基本轨轨底,以防尖轨跳动;
(3)加强转辙部分枕下的捣固,尤其是加强接头及尖轨跟端的捣固;
(4)调直拱腰的尖轨。

第8题:

转辙器部分主要病害包括()。

A.尖轨磨耗

B.尖轨不密贴

C.尖轨跳动

D.尖轨尖端有细小裂纹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预防、整治尖轨扳动不灵活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串动尖轨、基本轨使之处于正确位置,将尖轨跟端螺栓方正,锁定爬行;
2.调整拉杆或连接杆位置;
3.焊补或更换磨损超限的双头螺栓、间隔铁和夹板;
4.整正滑床板;
5.保持尖轨跟端轨缝符合设计规定,不允许挤成瞎缝。

第10题:

下列关于预防整治尖轨跳动的措施的叙述,()是不确切的。

  • A、焊补或更换间隔铁、夹板,更换磨耗的双头螺栓
  • B、调直拱腰的尖轨,增补整修跟部桥型垫板和防跳卡铁
  • C、尖轨顶铁过短
  • D、加强转辙部分枕下的捣固,尤其是加强接头及尖轨跟端的捣固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