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填空题二战以后,指导日本教育进行重大改革的根本大法是()

题目
填空题
二战以后,指导日本教育进行重大改革的根本大法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教育基本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根本大法和教育改革依据的教育法案是()。

A.《教育敕语》。

B.《教育基本法》。

C.《修订教育令》。

D.《学校令》。


正确答案:B

第2题:

二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解除日本武装,惩办日本战犯

B.进行政治整肃,实行教育和社会民主改革

C.修改日本宪法

D.解散财阀,实行农地改革


参考答案:A, B, C, D

第3题:

二战后,美国占领军政府对日本进行的改革有( )。

A. 民主化改革

B. 军事化改革

C. 政治改革

D. 非民主化改革


参考答案:A C

第4题:

奠定日本国民道德,一直成为二战以前日本教育的总的指导纲领的是()。

A《学制令》

B《教育令》

C《学校令》

D《教育敕语》


D

第5题:

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答案:
解析:
(1)指导思想的异同:
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文明开化”与“和魂洋才”。
相同点:都重视引进和兴办西式近代教育,又希望不丢掉本国文化传统的根本。
不同点:洋务教育旨在保留封建教育的同时,兴办西式近代教育;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以否定封建教育为前提,兴办西式近代教育。
(2)改革措施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采用了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措施。②都聘请洋教员执教、办理西式近代学校。
不同点:①洋务教育未能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明治维新则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②洋务教育只是当时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且主要集中于专门教育:明治维新则对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涉及各级各类教育。③兴办洋务教育的主体是部分具有危机和开放意识的官员,未能获得全国统一教育领导机构的有力支持,力量薄弱;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确立了以文部省为首的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通过政府动员全国力量进行的,力量强大。

第6题:

二战以后,指导日本教育进行重大改革的根本大法是()

A.《学校教育法》

B.《教育基本法》

C.《教育敕语》

D.《教育令》


参考答案:B

第7题: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教育改革。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二战期间,日本教育成为战争的工具,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阻碍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学校改革,首先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取6—3—3—4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等。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进入70年代,日本又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
80年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更加具体和深入。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的咨询报告最有权威性,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临时教育审议会”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主要有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强调按照灵活、多样、柔性化的观点改革学制;加强道德教育和体育;推进高等教育和师资培训等内容。

第8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先后成立了()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机构。

A、临时教育审议会

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

C、文部省

D、教育部


参考答案:AB

第9题:

二战以前,日本的教育行政是极端的()
中央集权制

第10题:

二战后,美国占领军政府对日本进行的改革有()。

A非军事化改革

B军事化改革

C非民主化改革

D民主化改革


A,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