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砖(石)木混合结构
▲特点:砖石承重墙、木架楼板、人字木屋架,大量使用砖券。
▲实例:1916年的北京大学红楼(4层)1906年上海汇中饭店(6层)
2、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
▲特点:墙体用很厚的砖石承重墙,楼层用工字钢密肋,中间加砖小拱再填以混凝土,或用工字钢外包混凝土作梁,梁间搭工字钢密肋。这种结构费钢量较大,主要用于外国人建造的重要工程,这种结构很快就被砖混结构所取代。
▲实例:1901年上海华俄道胜银行(砖石钢骨结构)1905年青岛提督公署(砖石钢骨结构)
3、架结构(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
▲特点: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承重,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1925年前,我国多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6年开始,钢框架结构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实例:1908年的上海电话公司(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8层,钢框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典型实例,简述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的表现特征和形成。


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主要有三种表现特征:宫殿式;混合式;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形成原因主要是:1.西方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思潮;3.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4.建筑师的素质。


第2题: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新石器时期至原始社会晚期:历史上称其为:“构木为巢”时代,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从以“减法式挖掘”为主要建筑技术的“穴式”消极建筑文化。
上升为以“加法式搭建”为主要建筑技术的积极建筑文化和居室文明,改进创造了三种住宅形制:
一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构成了更为坚固的窝棚,有了粗大木构架;
一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像《诗·大雅·绵》所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构成了土窑,由穴居上升为半穴居;一种将“庐”衍化成可以拆卸、迁移的帐篷建筑形制,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基本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创造了有顶盖与四墙结合组成的建筑体,奠定了永久性“定居建筑”技术和“固守稳定”的文化思维,是中国古建筑文化进入古代高度文明阶段的标志。

第3题:

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是“对”。

第4题:

我国古代建筑的三种结构形式及特点,优缺点


正确答案: 穿斗式构架:①又称立帖式.②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④因此,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抬梁式构架: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④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
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第5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砖木混合结构、砖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第6题:

简述近代南京的建筑风貌及形成背景。


参考答案:

“中国固有之形式”建筑创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1、教会学校建筑
金陵大学:东大楼、北大楼、西大楼、实验室等
金陵女子大学:中西合璧式建筑
2、纪念性、文化性建筑
1926年开始建造的的中山陵-吕彦直
谭延闿墓园(1935-1936年)-杨廷宝
仰止亭、光化亭(1935-1936年)-刘敦桢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祭堂、纪念堂、纪念塔(1928-1935年)-墨菲
中山陵藏经楼(1936年)-卢树森
3、政府部门的公署建筑
铁道部、交通部、考试院、国民党党史陈列馆、中央博物院


第7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正确答案:段砖木混合结构

第8题:

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参考答案:

1、砖(石)木混合结构
▲特点:砖石承重墙、木架楼板、人字木屋架,大量使用砖券。
▲实例:1916年的北京大学红楼(4层)1906年上海汇中饭店(6层)
2、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
▲特点:墙体用很厚的砖石承重墙,楼层用工字钢密肋,中间加砖小拱再填以混凝土,或用工字钢外包混凝土作梁,梁间搭工字钢密肋。这种结构费钢量较大,主要用于外国人建造的重要工程,这种结构很快就被砖混结构所取代。
▲实例:1901年上海华俄道胜银行(砖石钢骨结构)1905年青岛提督公署(砖石钢骨结构)
3、架结构(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
▲特点: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承重,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1925年前,我国多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6年开始,钢框架结构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实例:1908年的上海电话公司(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8层,钢框架)


第9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正确答案:砖木混合结构

第10题:

简述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


正确答案: 明代琉璃砖瓦采用白泥(或称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坯体质量高,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南京报恩寺塔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