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填空题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题目
填空题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弭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的,共有两次。第一次是由宋大夫()倡议;第二次由宋大夫()倡议。


参考答案:华元;向戍

第2题:

试述“澶渊之盟”的内容,并作适当评价。


参考答案:

(1)宋辽维持旧疆,仍以白沟河为界,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与宋真宗互称兄弟,尊萧太后为叔母。
(2)北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
(3)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对逃亡越界者,双方互相遣送,沿边城市只能依旧完葺,不需增筑城堡,开挖河道。这就是宋辽关系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条件下的产物。长期以来,辽军连年南侵,但并不具备灭亡北宋的优势,同样,北宋要收复幽云地区也不能够轻易实现。北宋在军事上有利的形势下与辽议和,一方面表现了北宋对付辽朝的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宋真宗不想打仗的懦弱心理。澶渊之盟后,宋辽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对峙局面,和平关系持续了近百年,为沿边州县带来了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经济上有所恢复和发展。宋辽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民族融合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3题:

城濮战后的践土之盟,开始了晋主夏盟的历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弭兵之盟


正确答案: 春秋晋国、楚国平分霸权之盟。春秋后期,晋、楚两国国内矛盾尖锐,皆有停止争霸、弭兵(休兵)之愿。宋国执政华元、向戌倡导诸侯弭兵,晋、楚皆同意。鲁成公十二年(前579),华元约合晋、楚在宋国西门外相会订盟,约定:晋楚互不交兵,互通聘使,互救灾害,互相援助抗击侵略者。鲁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向戌因与晋赵武、楚屈建皆友善,再次倡议弭兵之盟,得到晋、楚、齐等国响应。是年夏,晋、楚、齐、鲁、卫、陈、郑、蔡、许、曹、邾、滕和宋,又在宋之蒙门(东北门)外相会订盟。盟约规定晋、楚公为霸主,余国分别向晋、楚进纳贡赋。秦、齐和晋、楚为对等大国,不向晋、楚纳贡,也不受贡赋。第二次弭兵之会后,中原诸侯间的战争得以减少。

第5题:

简述弭兵之会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从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卒,至公元前580年的11年间,晋、楚两国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使得两国的实力都大受损耗,疲于应对,所以都有缓和关系、停止战争的愿望。在晋楚争霸的同时,处于两国中间地带的中原小国,基本上全都被卷入战争中,深受战祸侵扰,他们同样有停止战乱、保持和平的强烈愿望。弭兵之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一次弭兵之会由宋国自公元前579年发起,宋大夫华元向晋、楚两国发出会盟的提议,其后两国派出代表在宋国订立盟约。双方保持了三年的和平,但是三年之后楚国撕毁盟约,向北侵扰郑国和卫国。后晋楚两国大战于鄢陵,楚国战败。
第二次弭兵之会同样由宋国发起,发起人是宋大夫向戌,此时的晋国深陷国内的六卿争权局面,而楚国则因东边的吴国崛起,没有北进的精力,二者都没有了在中原作战的情绪。所以这次弭兵之会得到了二者和其他诸侯国的响应,公元前546年,共十四国会盟于宋,同尊晋楚两国为盟主。
第二次弭兵之会后,晋、楚两国之间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很少,中原小国不再受大国争霸战争的困扰,为春秋后期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局面。

第6题:

公元1120年,宋派人与金议和约,合力攻辽,灭辽后,燕云十六州还宋。此事史称()

A.践土之盟

B.澶渊之盟

C.绍兴和议

D.海上之盟


参考答案:D

第7题:

“澶渊之盟”签约国是( )。

A.辽
B.金
C.西夏
D.北宋
E.南宋

答案:A,D
解析:

第8题:

齐桓公的霸业从公元前656年的()开始,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只有13年的时间。

A.澶渊之盟

B.城下之盟

C.侯马之盟

D.召陵之盟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下列哪个盟会不是由齐国主导的?()

  • A、召陵之盟
  • B、葵丘之会
  • C、践土之盟
  • D、檀渊之盟

正确答案:C,D

第10题: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 A、宋国
  • B、齐国
  • C、晋国
  • D、楚国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