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章节练习

单选题以下哪项缺乏能导致营养性佝偻病()A 维生素DB 维生素AC 维生素CD 维生素BE 铁

题目
单选题
以下哪项缺乏能导致营养性佝偻病()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B

E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哪项缺乏能导致营养性佝偻病

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维生素C

D、维生素B

E、铁


参考答案:A

第2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本病最常见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兴奋性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佝偻病在临床上分期如下:(1)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汗多且与室温无关,可出现枕秃。骨骼改变不明显,血清25-(OH)D下降,血清PTH升高。此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①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称"乒乓头"。8~9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出现方颅。也可以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或乳牙萌出延迟。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可表现为肋骨串珠、鸡胸及漏斗胸、肋膈沟。四肢:6个月以上患儿可有佝偻病手、足镯。下肢畸形见于能站立或行走的1岁左右的患儿,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腿)。此外,可有脊柱后凸畸形,严重者甚至骨盆畸形等。②肌肉改变: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腹部膨隆呈蛙腹。③其他: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慢;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和贫血。④血生化及骨X线改变: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3)恢复期:经足量维生素D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数天内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1~2个月降至正常,骨骼X线影像在治疗后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宽,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少数重症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正常,骨骼X线干骺端病变消失。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四期的特点:

第3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维生素D每日50~150μg,或1,25-(OH)D0.5~2.0μg,视临床和X线改善情况于2~4周后改为维生素D预防量(每日10μg)。②突击疗法:重症佝偻病或无法口服者可一次肌注维生素D37500~15000μg,2~3个月后每日口服预防量。(2)钙剂: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补充钙剂。(3)对已有严重骨骼畸形的患儿应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方法矫正。严重者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治。

第4题:

长期单纯以羊乳喂养的小儿可导致( )

  • A、维生素B1缺乏病
  • B、佝偻病
  • 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D、夜盲症
  • E、风湿病

正确答案:C

第5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概述


答案:
解析:
1.概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儿。
2.病因
(1)日照不足 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下经光化学作用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为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任何原因所致的日照时间不足均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故本病冬春季多见,北方高发。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婴儿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甚少,不能满足需要时,易发生本病。
(3)生长过速 骨骼生长速度与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不成正比时,易发生本病。
(4)疾病因素 肝胆、胃肠道慢性疾病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利用,严重肝、肾疾病也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抗惊厥类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糖皮质激素能拮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而导致佝偻病。
3.临床表现 本病最常见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兴奋性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佝偻病在临床上分期如下:
(1)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汗多且与室温无关,尤其是头部,刺激头皮而摇头擦枕出现枕秃。骨骼改变不明显,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血清25-(OH)D下降,:PTH升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此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
(2)激期 除初期症状外,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称“乒乓头”。8~ 9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出现方颅。也可以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严重者可迟至2~3岁;或乳牙萌出延迟。
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可表现为肋骨串珠、鸡胸及漏斗胸、肋膈沟。
四肢:6个月以上患儿可有佝偻病手、足镯。下肢畸形可见于能站立或行走的1岁左右的患儿,如“O”型“X”型腿。
2)肌肉改变 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腹肌张力低下呈蛙腹,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3)其他 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慢;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和贫血。
(3)恢复期 经足量维生素D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数天内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1~2个月降至正常,骨骼X线影像在治疗后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宽,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正常,骨骼X线干骺端病变消失。少数重症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

第6题:

《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要求下列哪项儿童营养性疾病基层需要转诊与管理()。

A.生长迟缓

B.肥胖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食欲不良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正确答案:ABCE

第7题:

儿童营养性疾病不包括以下哪种疾病?()

A.中度营养不良

B.轻度缺铁性贫血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D.出生体重2000克


答案:D

第8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念


参考答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第9题:

以下哪种营养物质缺乏能导致营养性佝偻病

A、维生素B
B、铁
C、维生素D
D、维生素A
E、维生素C

答案:C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理改变是由于钙、磷浓度不足(乘积<40),骨钙化过程受阻,破坏了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正常程序,形成骨骺端骨样组织堆积,临时钙化带增厚,骨骺膨出,导致临床所见的肋骨“串珠”和“手、脚镯”等体征。扁骨和长骨骨膜下的骨质矿化不全而骨膜增厚,骨质疏松,易发生弯曲变形。颅骨骨化障碍表现为颅骨变薄和软化,颅骨骨样组织堆积出现“方颅”。

第10题:

下列属于碘缺乏症的是()

  • A、营养性贫血
  • B、克汀病
  • C、佝偻病
  • D、癞皮病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