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单选题若两波源()、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由这两个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现象。A 频率相同B 传播方向相同C 传播速度相同D 声压相同

题目
单选题
若两波源()、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由这两个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A

频率相同

B

传播方向相同

C

传播速度相同

D

声压相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结合胆红素中葡萄糖醛酸的主要供体是()。
A

GA

B

UDPG

C

UDPGA

D

UTPG

E

UTPGA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控制建筑边坡变形的技术措施,正确的是()。
A

需要控制变形的边坡工程应采取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

B

位于较软弱土质地基上的边坡,当支护结构地基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卸载、对地基和支护结构主动土压力区加固

C

存在留空的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其支挡结构的基础应置于软弱面以下的土层

D

当施工期边坡垂直变形较大时,应采用设置竖向支撑的支护结构方案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多选题
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当隧道拱部局部坍塌或超挖时,下列哪些选项的材料可用于回填?(  )[2013年真题]
A

混凝土

B

喷射混凝土

C

片石混凝土

D

浆砌片石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第8.2.9条规定,隧道超挖部分应用同级混凝土回填,而不能采用强度低的片石混凝土浆砌片石

第4题:

单选题
大面积填土地基,填土层厚8~10m,填料以细颗粒黏性土为主,拟采用多遍强夯变单击夯击能的方法进行加固试验。关于夯点间距与夯击能的选择较为合理的说法是(  )。[2007年真题]
A

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也先大后小

B

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先大后小

C

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也先小后大

D

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先小后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条第5款规定,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根据第6.3.3条第2款规定,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应适当增加夯击遍数;最后以低能量满夯2

第5题:

单选题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震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黏粒含量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

B

地下水位埋深越大时,土层越不易液化,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小

C

临界标准贯入击数受深度影响,土层埋深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

D

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应进行钻杆长度修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多选题
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以总补给量代表,那么总补给量包含(  )。
A

降水入渗量

B

地表水入渗量

C

山丘区侧渗量

D

河川基流量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地下水补给项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含河道入渗、湖库入渗、渠系入渗、田间入渗等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后作为地下水资源量。

第7题:

问答题
《砌体规范》7.2.3条第3款指出,验算过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时,可不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 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本来依据规范5.2.4条采用下式计算:ψNN0+NL≤ηγfAL这里,由于过梁与上部墙体共同工作,梁端的变形很小,因此,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即取ψ=0。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下述哪项不是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典型X线表现(  )。
A

透视时纵隔阴影增宽

B

透视时胃泡不明显

C

食管扩张,内有液体潴留时,钡剂呈雪花样散落

D

上段食管扩张,下端食管呈萝卜根样变细

E

下端食管呈鸟嘴样变细,管壁僵硬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多选题
水资源污染中的面源污染包括(  )。
A

农村生活污水

B

城镇地表径流

C

工业废水

D

化肥农药使用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水资源污染中的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污水与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和城镇地表径流四项。以现状年各地区统计年鉴为基础,结合补充调研,估算各地区面源污染负荷量,确定面源污染重点区及代表因子,并据此提出污染控制的对策和措施。

第10题:

单选题
桔梗的气味为(  )。
A

无臭,味甘

B

无臭,味微甜后苦

C

无臭,味苦、辛

D

气香,味甘微涩

E

气香,味甘、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