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单选题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常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出发点,用“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会……”或者“如果那样的话,可能会对你更好……”的句式,为来访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来帮助来访者,这种技巧称为()。A 解释B 指导C 忠告D 建议E 自我暴露

题目
单选题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常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出发点,用“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会……”或者“如果那样的话,可能会对你更好……”的句式,为来访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来帮助来访者,这种技巧称为()。
A

解释

B

指导

C

忠告

D

建议

E

自我暴露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果你是一名服务员,在与顾客谈话的过程中,你发现顾客误解了你的意思.此时,你应该说的符合职业规范要求的话是().

A."您弄错了"

B."对不起,您可能没听明白我说的话"

C."很抱歉,可能是我没说清楚"

D."可能是您误解了我的意思"


参考答案:BCD

第2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李某,女性,17岁,高二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表情惊慌,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介绍心理咨询后)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李某:我,我想上学,最……最近特别害怕。
心理咨询师:你能跟我说说因为什么你很害怕吗?
李某:我不敢说!
心理咨询师:别怕!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
李某:我们班有几个男生喜欢我,别的女生就嫉妒,他们想害我,所以我很害怕!您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心理咨询师:哦,你觉得班里的几个男生喜欢你,女生嫉妒你,所以她们想害你。你跟我说说,你怎么知道男生喜欢你,女生要害你呢?
李某:从这学期开学吧,我们班里有几个男生就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我知道,他们问问题是假,喜欢我是真。有一个男生跟我说多了,还脸红呢!
班里无论男生、女生见了我都嘀嘀咕咕的,有一天我去早了,明明听到教室里有同学说话,可我一进去,她们马上就不说了,表情很尴尬,她们肯定是在说我坏话,商量怎么害我,怕我听见。
心理咨询师:如果她们在说别的事情,不想让你知道,实际上确实也与你无关呢?
李某:不可能,我上学时经常听到她们议论我。她们还排班监视我,有时A跟着,有时B跟着,我坐公交车她们也坐,我骑自行车她们也骑。我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照样有同学也坐家长的车尾随我。现在我都无法上学了,就是在家里也经常听到我的同学在楼下说我“不要脸,勾搭男生”。
心理咨询师:我是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我可能解决不了,建议你去精神专科医院,好吗?
李某:我好好的!您干吗让我上精神病医院啊?
从咨询师“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的话可以判定咨询师()。多选

A.真诚承诺
B.通过承诺保密,促进求助者的深度表达
C.随意应对
D.通过咨询技巧,促进心理咨询顺利进行

答案:A,B,D
解析:
心理咨询师:你能跟我说说因为什么你很害怕吗?李某:我不敢说!心理咨询师:别怕!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这是通过承诺保密,促进求助者的深度表达,促进心理咨询顺利进行。也是真诚的承诺。

第3题:

患者女,17岁,高一学生。在班里因为与同学产生误会,进而发生矛盾。后来主动想化解矛盾,但是遭拒绝,心里很苦闷。以后发展为怕别人议论,怕别人说自己,有时总觉得别人都误解自己,说自己的坏话,很敏感。刚开始还与人争论,后来放弃了争论,变得很消沉,沉默寡言,上课也没有积极性。整个人由原来的开朗,变成了现在的消极被动、自我封闭。前后判若两人。请根据咨询师的反应,指出咨询师所使用的咨询技巧:咨询师:"你觉得同学都在背后议论你,说你的坏话,你觉得很苦恼。"A、释义

B、指导

C、自我暴露

D、情感反应

E、忠告

咨询师:"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会跟其他同学好好的交流一下,如果彼此之间真的存在误会的话,大家可以一起解决。"A、释义

B、指导

C、自我暴露

D、情感反应

E、忠告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第4题:

一般资料:女性,49岁,大学专科毕业,机关公务员。
求助者自述:上高中的儿子与班里一女同学谈恋爱,结果学习成绩下降,老师请了家长。我回家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可他根本不听,丈夫还偏向他,说孩子交女朋友也是正常的。父子两个居然都不听话,气死我了,半个多月来情绪一直不好,郁闷、头痛。
案例介绍:求助者三十多岁才生孩子,平时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小时候比较听话,学习也不错,但上高中后就变得不爱和父母交流,自从老师找过家长后,求助者情绪郁闷,生气头痛,不知如何办?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当然是我儿子了,那还用说吗?他一点儿都不听我的话,学习成绩下降,将来怎么考大学?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是的,孩子怎么能不听家长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照你的说法,你是妈妈,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那当然了。我让他不要谈恋爱是对他好,他这个年龄就不应该谈什么恋爱,谈恋爱就会影响学习。让他学习是为他将来考个好大学,……总之我是母亲,他应该听我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的,你信奉的是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对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做孩子时,你肯定听你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犹豫)好像也不全是,我妈妈对的我都听了,我妈妈错的,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对或错的标准在你手里.还是你妈妈手里?
求助者:(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我手里。
心理咨询师:你做孩子时可以不听你妈妈的话,现在你要求你的孩子必须听你的话.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听我妈妈的话,我的孩子也可能不听我的话,也就是说我不能要求我一讲话孩子就必须听。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可以想想,这和你的情绪有什么关系?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生气的原因就是我要求孩子必须听我的,我要是不这样要求就不会生气了。
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求助者()。
A.寻找不合理信念
B.改变不合理信念
C.对抗不合理信念
D.建立合理的信念


答案:A,B
解析:
求助者产生的情绪困扰是由其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所以主要目的是帮助求助者寻找不合理信念并改变不合理信念。

第5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
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所使用的技术是()。单选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

答案:A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逼问”和“间接询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直接逼问如“你有什么问题,说吧”,间接询问如“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是一个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因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的“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而且不是反馈的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因此属于内容反应技术。故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中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B。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而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而没有所谓“指导性面质的说法”。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释义也叫“内容反应”或“说明”,是咨询师反馈求助者表述的内容,题干中的表述与两者均无关系。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解释技术【试题解析】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案例中咨询师说:“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段话是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对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和实质的解释。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识别沉默现象【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6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5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的,其他的根据具体描述来判断。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沉默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基本上是咨询师使用产婆术和求助者进行辩论时求助者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持续的自我探索过程,因此倾向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选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限制性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试题解析】咨询师的这句话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吻,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的价值中立的立场,而且倾向于就求助者的具体问题给出明确而具体的建议。所以本题答案选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具体技术的识别【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辩论时用到了产婆术技术,“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这是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之一。虽然A选项的认知行为疗法也包含合理情绪疗法,但是还包括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不如C选项的确切,所以本题答案选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和烦恼的事件主要是“学生不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和结果就是“自己非常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结合上题具体分析,本题答案选D。

第6题:

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就不拒绝了。


正确答案:But if you insist, I won't refuse.

第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
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在咨询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的原因可能是()。单选
A:阻抗
B:生气
C:困惑
D:思考

答案:D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逼问”和“间接询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直接逼问如“你有什么问题,说吧”,间接询问如“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是一个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因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的“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而且不是反馈的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因此属于内容反应技术。故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中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B。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而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而没有所谓“指导性面质的说法”。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释义也叫“内容反应”或“说明”,是咨询师反馈求助者表述的内容,题干中的表述与两者均无关系。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解释技术【试题解析】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案例中咨询师说:“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段话是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对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和实质的解释。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识别沉默现象【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6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5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的,其他的根据具体描述来判断。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沉默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基本上是咨询师使用产婆术和求助者进行辩论时求助者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持续的自我探索过程,因此倾向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选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限制性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试题解析】咨询师的这句话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吻,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的价值中立的立场,而且倾向于就求助者的具体问题给出明确而具体的建议。所以本题答案选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具体技术的识别【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辩论时用到了产婆术技术,“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这是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之一。虽然A选项的认知行为疗法也包含合理情绪疗法,但是还包括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不如C选项的确切,所以本题答案选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和烦恼的事件主要是“学生不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和结果就是“自己非常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结合上题具体分析,本题答案选D。

第8题: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常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出发点,用“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会……”或者“如果那样的话,可能会对你更好……”的句式,为来访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来帮助来访者,这种技巧称为( )

A、解释

B、指导

C、忠告

D、建议

E、自我暴露


参考答案:C

第9题:

一般资料:女性,49岁,大学专科毕业,机关公务员。
求助者自述:上高中的儿子与班里一女同学谈恋爱,结果学习成绩下降,老师请了家长。我回家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可他根本不听,丈夫还偏向他,说孩子交女朋友也是正常的。父子两个居然都不听话,气死我了,半个多月来情绪一直不好,郁闷、头痛。
案例介绍:求助者三十多岁才生孩子,平时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小时候比较听话,学习也不错,但上高中后就变得不爱和父母交流,自从老师找过家长后,求助者情绪郁闷,生气头痛,不知如何办?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当然是我儿子了,那还用说吗?他一点儿都不听我的话,学习成绩下降,将来怎么考大学?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是的,孩子怎么能不听家长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照你的说法,你是妈妈,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那当然了。我让他不要谈恋爱是对他好,他这个年龄就不应该谈什么恋爱,谈恋爱就会影响学习。让他学习是为他将来考个好大学,……总之我是母亲,他应该听我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的,你信奉的是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对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做孩子时,你肯定听你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犹豫)好像也不全是,我妈妈对的我都听了,我妈妈错的,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对或错的标准在你手里.还是你妈妈手里?
求助者:(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我手里。
心理咨询师:你做孩子时可以不听你妈妈的话,现在你要求你的孩子必须听你的话.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听我妈妈的话,我的孩子也可能不听我的话,也就是说我不能要求我一讲话孩子就必须听。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可以想想,这和你的情绪有什么关系?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生气的原因就是我要求孩子必须听我的,我要是不这样要求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沉默之前心理咨询师所做的是()。
A.指责
B.辩论
C.解释
D.指导


答案:B
解析:
在求助者沉默之前,咨询师所做的是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这种辩论的方法是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第10题:

一般资料:女性,49岁,大学专科毕业,机关公务员。
求助者自述:上高中的儿子与班里一女同学谈恋爱,结果学习成绩下降,老师请了家长。我回家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可他根本不听,丈夫还偏向他,说孩子交女朋友也是正常的。父子两个居然都不听话,气死我了,半个多月来情绪一直不好,郁闷、头痛。
案例介绍:求助者三十多岁才生孩子,平时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小时候比较听话,学习也不错,但上高中后就变得不爱和父母交流,自从老师找过家长后,求助者情绪郁闷,生气头痛,不知如何办?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当然是我儿子了,那还用说吗?他一点儿都不听我的话,学习成绩下降,将来怎么考大学?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是的,孩子怎么能不听家长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照你的说法,你是妈妈,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那当然了。我让他不要谈恋爱是对他好,他这个年龄就不应该谈什么恋爱,谈恋爱就会影响学习。让他学习是为他将来考个好大学,……总之我是母亲,他应该听我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的,你信奉的是孩子必须听你的话。
求助者:对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做孩子时,你肯定听你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犹豫)好像也不全是,我妈妈对的我都听了,我妈妈错的,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对或错的标准在你手里.还是你妈妈手里?
求助者:(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我手里。
心理咨询师:你做孩子时可以不听你妈妈的话,现在你要求你的孩子必须听你的话.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听我妈妈的话,我的孩子也可能不听我的话,也就是说我不能要求我一讲话孩子就必须听。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可以想想,这和你的情绪有什么关系?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生气的原因就是我要求孩子必须听我的,我要是不这样要求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沉默后的话表明求助者()。
A.领悟
B.修正信念
C.表白
D.自我探索


答案:A,B,D
解析:
求助者沉默后的话表明求助者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和思考后.已有所领悟.从而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