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

单选题下列材料中用同义词训释的是(  )。A 柿,赤实果。(《说文·木部》)B 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C 宫,谓之室。(《尔雅·释宫》)D 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题目
单选题
下列材料中用同义词训释的是(  )。
A

柿,赤实果。(《说文·木部》)

B

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

C

宫,谓之室。(《尔雅·释宫》)

D

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献训诂中,以“之言、之为言”用来释字,但释者和被释者之间还有语音关系,或同音,或音近,或是双声叠韵。此种称为声训或音训。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文章训释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串讲大意、分析句读、阐述语法、显示修辞,今译全文。

第3题:

“排,挤也。抵:挤也。摧:挤也”这里使用的词语训释的方法是()。

A、互训

B、递训

C、同训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第4题:

《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 A、形训
  • B、义训
  • C、以共名释别名
  • D、以狭义释广义
  • E、同训

正确答案:B,C,E

第5题:

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正确答案:形训、声训、义训

第6题:

从训释词与被释词它们的差别上区分,同义词释义又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正确答案:(1)古语与今语相训释。
(2)通语与方言相训释。
(3)常用语与冷僻语相训释。
(4)义通词相训释,这两个词在某个交叉点上有相同之处。
(5)共名词与别名词相训释。

第7题:

朱熹的训释是递训的,从经典的阐释角度来看,这个训诂是有问题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说文•口部》:“咽,嗌也。”“嗌,咽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 A、递训
  • B、互训
  • C、以共名释别名
  • D、形训

正确答案:B

第9题:

《说文•角部》:“解,判也。”《说文•采部》:“释,判也。”采用的训诂方法是()。

  • A、递训
  • B、互训
  • C、同训
  • D、以狭义释广义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这里所运用的义训方式是()。

  • A、同义相训
  • B、描述譬况
  • C、以狭义释广义
  • D、以共名释别名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