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

问答题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安派三袁,(),文学理论(),代表人物袁宏道


正确答案: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真,变,趣,奇

第2题:

简述钟嵘的直寻说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艺术思维的哪三大特征?


正确答案: 其一,直接性。在直观感悟中,心与物直接对话而无须以逻辑推理作中介,这也就是朱光潜所说“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之意。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思维的直接性表现为吾心与外物的相摩相撞,寓目与书写的相伴相生。
其二,形象性。作为创作思维的感知阶段,直寻的结果不需用概念表达,而是用意象显示。当然,文学创作本身即要求用形象来言说,而直寻更强调形象的重要性,若没有形象,则直寻无从谈起。
其三,契合性。在直寻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不仅直接对话,而且融为一体,以至于达到后来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创作主体之情性与作品所欲表现之外物两相契合,方能“形诸舞咏”。

第3题:

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

A:艾青

B:田间

C:袁水拍

D:田汉


参考答案:A

第4题:

结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他的诗歌理论的长处与缺憾。


正确答案: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提出了“为时”、“为事”而作的观点,明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思想。所谓“为时”“为事”就是主张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苦难,揭示时政的弊端。它鲜明地指出了文学应当积极地干预现实,为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为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他主张讽刺诗要写得激切、直率,要大声疾乎揭露弊政,为民请命。这种观点主张文学创作要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社会,加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白居易诗论也有其弊病,主要表现在:(1)过分强调了诗歌的针砭时弊的实用功能,而忽视了,甚或有意排斥和否定的审美娱乐功能,否定诗歌的艺术性,对历史上一些优秀诗人的名篇名句,如谢兆的“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样千古名句,也斥之为“嘲风月、弄花草而已”,实在太偏激了。(2)他要求诗歌要“救济人病,裨补时缺”,因此,创作要用“实录”的方法,否定了诗歌要用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这样,诗歌岂能不枯涩干瘪,缺乏丰满的艺术形象,他自己的少数诗歌就不能不说有这种缺点。(3)在艺术表现上,忽视艺术要含蓄蕴籍,主张“其言直而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必然诗歌直白浅露,他的少数诗歌就正有这种缺憾,不能不说这是与他的诗歌理论有关。

第5题:

简述王世贞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作为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打出的也是复古的旗帜。他更能从积极的方面继承前七子的进步主张,尤其是注重文学的真情实感和文学的艺术价值。其诗歌意到浑成,自然婉转,较少地模拟痕迹,为论者称道。

第6题:

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   


正确答案: (1)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重视文学的时代精神,主张新变。
(3)诗歌创作注重才情,直抒胸臆。

第7题:

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
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
淡眼红尘冷到今。

第8题:

简述艾青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艾青1932年在上海,因参加进步文艺活动被捕,在狱中,艾青写下了他的处女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日战争时期,艾青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这些诗大致分为两组:
一组以北方生活为主,表现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的作品,称为“北方组诗”,包括《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旷野》等
一组是以诗人自己的激昂情绪为中心,以太阳和火为主要象征物,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作品,称为“太阳组诗”,包括《太阳》、《向太阳》、《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等。
就艾青诗歌的思想内容而言,有这样几个方面:
(1)写出了人民的苦难与民族的悲哀
(2)弘扬了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
(3)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的深沉的爱
(4)表达了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第9题:

简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与诗歌创作观。


正确答案: 1)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以杜甫《戏为六绝名》中讲的“别裁伪体亲风雅”为宗旨,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一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
2)他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真淳、慷慨、质朴浑厚和有英雄气,这是元好问眼中的汉魏古诗的“正体”所在,是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3)元好问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已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

第10题:

简述郭小川新中国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代表作。


正确答案: 郭小川建国以后的诗歌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十年代。主要作品有:《投入火热的战争》、《向困难进军》、《致大海》以及叙事长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和《望星空》。第二阶段是六十年代前期。主要作品有《青松歌》、《大风雪歌》、《西出阳关》、《昆仑行》以及《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第三阶段是十年动乱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