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住院医师中医学

问答题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题目
问答题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其不同者,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枳实消痞丸与健脾丸两方的用药特点及主治、功用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两方均为消补兼施之剂,前方重用枳实、厚朴,消重于补,且黄连用量大于干姜,主治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于寒,实多虚少之心下痞满,后方健脾药居多,重在健脾消食,补重于消,适宜于脾虚停食证。

第2题:

试从组成、功效、主治证、方义等方面比较理中丸和四君子汤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从组成上看,理中丸和四君子汤都含有人参、白术、甘草;功效上都能够补气健脾;病机都是中焦脾胃虚弱,纳运无力。不同点:①理中丸主治中焦虚寒证,表现为腹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腹满不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方中用于姜为君药,重在温中祛寒,再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②而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表现为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方用人参为君,重在益气健脾,再与白术、甘草相配,加强益气健脾之力。两方虽用药相似,但所治病证有虚寒与气虚之侧重不同。

第3题:

银翘散与桑菊饮在组成、功用、主治上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银翘散与桑菊饮均属辛凉解表剂。共同点是:二方组成均有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五药,功效上均具辛凉解表、疏风散热的作用,都治风热外袭的表证。不同点是:银翘散配辛温之荆芥、豆豉与清热解毒的金银花等药,加强了清热解毒与透表散邪之功,为"辛凉平剂",主治风热犯卫之风热表证;桑菊饮主以桑叶、菊花、杏仁等药,而不用荆芥、豆豉,解表作用较弱,而肃肺止咳之功较强,为"辛凉轻剂",主治风温咳嗽证。

第4题:

理中丸、归脾汤、槐花散、黄土汤均可治便血,各方的主治、功用、临床表现及君药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①理中丸所治便血为中焦虚寒,脾胃虚弱所致阳虚便血,另还可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脾虚见证,治宜温中散寒,补气健脾,故以干姜为君,温中散寒。
②归脾汤所治之便血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脾不统血证,脾气虚统摄无权故便血,还可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以黄芪、龙眼肉补气养心为君药。
③槐花散主治肠风脏毒下血,乃由风热与湿热毒邪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血渗外溢所致,症见大便出血,血色鲜红,血势急迫(肠风),或点滴而下,血浊紫暗(脏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而有力,治宜清肠凉血疏风行气,故以槐花凉血止血为君。
④黄土汤主治阳虚便血,乃脾阳不足所致,多先便后血还可见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治当标本兼顾,方中以灶心土温中,收敛,止血而为君。

第5题:

小建中汤与桂枝汤之组成、功用、主治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小建中汤与桂枝汤组成内均有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但前者芍药用量倍于桂枝,且用饴糖为君药,故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效;用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用量对等,一散一收,相反相成,其作用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热,汗出恶风等症。

第6题: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其不同者,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第7题:

参苓白术散与健脾丸在组成、功用、主治上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方均用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砂仁,均有健脾益气和胃之功,均可治疗腹泻。但参苓白术散还配有薏苡仁、莲肉、扁豆、桔梗,故健脾作用较强,并兼渗湿护肺之功,长于治脾虚夹湿之泻;而健脾丸则配有山楂、神曲、麦芽、木香、黄连、肉豆蔻,健脾作用逊于参苓白术散,但兼消食导滞与清热之效,长于治脾虚食滞之泻。

第8题:

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均有降气平喘之功,两方在组成、功用及主治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虽均为肺气上逆的痰喘证而设,且均有降气平喘之功,然两方在组成、功用及主治证上均有不同。
在组成上,两方虽均用了苏子、半夏、甘草,
但定喘汤另配有麻黄解表宣肺,白果敛肺化痰,黄芩、桑皮清泻肺热,杏仁、款冬花降气平喘,融宣、降、清、敛于一方。
苏子降气汤则配伍厚朴、前胡以降气化痰,下气平喘;并有当归、肉桂以温养下元,纳气定喘,诸药相合,治上顾下,标本兼治。
在功用上,两方均具有化痰降逆平喘的作用,
但定喘汤以宣开与清降并用,发散与收敛兼施,侧重于清化痰热,兼有解表散寒宣肺之用;
苏子降气汤则降气祛痰,止咳平喘,治痰涎壅盛于肺的上实为主,兼有温肾纳气的作用,以顾下元之虚。
在主治证上,两方均以痰喘为证,
但定喘汤适用于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的哮喘。症见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苏子降气汤则适用于痰涎壅肺,肾阳不足之上实下虚的喘咳短气,胸膈满闷,兼有腰痛脚弱,肢体倦怠,舌苔白滑或白腻等证。

第9题:

比较导赤散、八正散、小蓟饮子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导赤散由木通、生地黄、生甘草梢、竹叶组成,有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心经火热证。 八 正散由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甘草、木通、大黄、灯心组成,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湿热下 注膀胱之证。 小蓟饮子由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竹叶、当归、栀子、甘草组成,有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之功效,用于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第10题:

吴茱萸汤与理中丸的功用、主治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者均有温补中焦的作用,但吴茱萸汤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组成,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尤以温降肝胃为主;理中丸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尤以温补脾胃为主。
两者均适用于中焦虚寒病证,其中吴茱萸汤证病在肝胃,以肝胃虚寒、浊阴上道为主,症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颠顶疼痛、畏寒肢冷,甚则手足逆冷、大便溏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涎或迟;理中丸证病在脾胃,中焦脾胃虚寒所致的多种病证均可使用此方,如中焦虚寒,运化升降失常所致的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清污、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或脾阳虚失血,或脾阳虚所致的病后喜唾涎沫、小儿慢惊、胸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