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

问答题肝胆显像原理是什么?正常表现如何?

题目
问答题
肝胆显像原理是什么?正常表现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用静脉注射能被肝脏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继而随胆汁分泌到毛细胆管,经胆道排泄系统到肠道,而不被肠道吸收的显像剂(Tc-EHIDA),在体外连续动态地观察显像剂在肝、胆道、胆囊和肠道内放射性摄取和排出的情况,了解肝胆系统的形态、功能及通畅情况。注射显像剂后肝胆显像正常顺序及显影时间是:肝(5分钟)→肝及左右肝胆管(10~15分钟)→肝影渐消退,胆总管、胆囊开始显影(15~30分钟)→肝影消退,肠道显影(30~60分钟)。胆囊和肠道显影不应迟于60分钟。Tc-EHIDA),在体外连续动态地观察显像剂在肝、胆道、胆囊和肠道内放射性摄取和排出的情况,了解肝胆系统的形态、功能及通畅情况。注射显像剂后肝胆显像正常顺序及显影时间是:肝(5分钟)→肝及左右肝胆管(10~15分钟)→肝影渐消退,胆总管、胆囊开始显影(15~30分钟)→肝影消退,肠道显影(30~60分钟)。胆囊和肠道显影不应迟于60分钟。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肝血流血池显像原理及适应证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肝脏血供异常丰富,血液总量为300~500ml,采用弹丸式注射核素标记的红细胞(Tc-RBC)动态连续显像,可以获得肝血流灌注影像和肝血池影像。当肝脏由于某些疾病,使肝内血容量发生变化时,可由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影像的变化提供诊断信息。主要适应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也可用于鉴别肝内占位的性质,了解肝内恶性肿瘤的血供状态。Tc-RBC)动态连续显像,可以获得肝血流灌注影像和肝血池影像。当肝脏由于某些疾病,使肝内血容量发生变化时,可由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影像的变化提供诊断信息。主要适应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也可用于鉴别肝内占位的性质,了解肝内恶性肿瘤的血供状态。

第2题:

肝胆动态显像的适应证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适应证:
(1)诊断急性胆囊炎;
(2)鉴别诊断肝外胆道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
(3)鉴别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
(4)诊断胆总管囊肿等先天性胆道异常;
(5)肝胆系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和随访、胆汁漏的诊断;
(6)肝细胞癌、肝腺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特异诊断;
(7)异位胆囊的确定;
(8)检测肝功能。

第3题:

急性胆囊炎患者,肝胆动态显像时,多表现为胆囊 ( )

A、过度显影

B、部分显影

C、正常显影

D、不显影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第4题:

PET肿瘤显像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核甘等类似物各类受体的特异配基及特异性抗体等,能够灵敏而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的异常代谢、蛋白质合成、DNA复制肿瘤增殖及受体的分布状况,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为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根据多数肿瘤细胞所具有的特性,即肿瘤局部在有氧环境中存在异常旺盛的无氧葡萄糖酵解现象,应用葡萄糖的类似物FDG所具有的与葡萄糖相似的细胞转运能力,检测肿瘤的异常葡萄糖代谢。当肿瘤细胞摄取FDG,经细胞内已糖激酶作用,转变为6-磷酸-FDG后,不参与葡萄糖的进一步代谢而滞留在细胞内,通过PET的动态与静态显像,能定量地测量肿瘤组织对F-FDG的摄取速率及摄取量,准确判断肿瘤的葡萄糖代谢异常程度及变化。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为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根据多数肿瘤细胞所具有的特性,即肿瘤局部在有氧环境中存在异常旺盛的无氧葡萄糖酵解现象,应用葡萄糖的类似物FDG所具有的与葡萄糖相似的细胞转运能力,检测肿瘤的异常葡萄糖代谢。当肿瘤细胞摄取FDG,经细胞内已糖激酶作用,转变为6-磷酸-FDG后,不参与葡萄糖的进一步代谢而滞留在细胞内,通过PET的动态与静态显像,能定量地测量肿瘤组织对F-FDG的摄取速率及摄取量,准确判断肿瘤的葡萄糖代谢异常程度及变化。

第5题:

唾液腺显像的原理及临床意义如何?


正确答案: 静脉注射的TcO随血流到达唾液腺,被小叶细胞从周围毛细血管中摄取并积聚于腺体内,并在一定的刺激下分泌出来,随后逐渐分泌到口腔,因而可以进行唾液腺的静态和动态显像,以了解唾液腺位置、大小、形态和功能情况。唾液腺显像临床意义:①唾液腺占位性病变,根据肿块部位放射性分布不同,可分为“冷结节”、“温结节”、“热结节”,其中“冷结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边缘清晰且较光滑,多为良性占位性病变,另一种为边缘不清晰、不光滑,多提示为恶性肿瘤;“温结节”多为腮腺混合瘤,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小;“热结节”多见于淋巴乳头状囊腺瘤。②少数急性唾液腺炎症可呈弥漫性摄取增加,慢性唾液腺炎症时,两侧唾液腺摄取普遍减低或不显影。③鉴别肿块与唾液腺的关系和观察手术后唾液腺残体。④观察唾液腺疾病治疗的疗效。TcO随血流到达唾液腺,被小叶细胞从周围毛细血管中摄取并积聚于腺体内,并在一定的刺激下分泌出来,随后逐渐分泌到口腔,因而可以进行唾液腺的静态和动态显像,以了解唾液腺位置、大小、形态和功能情况。唾液腺显像临床意义:①唾液腺占位性病变,根据肿块部位放射性分布不同,可分为“冷结节”、“温结节”、“热结节”,其中“冷结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边缘清晰且较光滑,多为良性占位性病变,另一种为边缘不清晰、不光滑,多提示为恶性肿瘤;“温结节”多为腮腺混合瘤,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小;“热结节”多见于淋巴乳头状囊腺瘤。②少数急性唾液腺炎症可呈弥漫性摄取增加,慢性唾液腺炎症时,两侧唾液腺摄取普遍减低或不显影。③鉴别肿块与唾液腺的关系和观察手术后唾液腺残体。④观察唾液腺疾病治疗的疗效。

第6题:

胃肠道出血显像的原理及临床意义如何?


正确答案: 胃肠道出血显像剂有两种:Tc-RBC、Tc-硫胶体或植酸钠。人体红细胞被Tc标记后(体内或体外),含血量较多的脏器如肝脏、脾、肾、腹部大血管显影,胃肠壁含血量少基本不显影。Tc标记硫胶体或植酸钠,注入体内后迅速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而仅肝脾显像。如果肠壁有溃疡,Tc标记的红细胞或者胶体从肠壁粘膜处逸出,则形成该部位的放射性浓聚影。因此可对胃肠道出血作出诊断,并可大致定位。正常情况下可见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左右髂动脉、肝、脾、肾、膀胱显像,有时骨盆也可显影。凡在上述正常放射性浓聚区以外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可诊断为胃肠道出血。Tc-RBC、Tc-硫胶体或植酸钠。人体红细胞被Tc标记后(体内或体外),含血量较多的脏器如肝脏、脾、肾、腹部大血管显影,胃肠壁含血量少基本不显影。Tc标记硫胶体或植酸钠,注入体内后迅速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而仅肝脾显像。如果肠壁有溃疡,Tc标记的红细胞或者胶体从肠壁粘膜处逸出,则形成该部位的放射性浓聚影。因此可对胃肠道出血作出诊断,并可大致定位。正常情况下可见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左右髂动脉、肝、脾、肾、膀胱显像,有时骨盆也可显影。凡在上述正常放射性浓聚区以外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可诊断为胃肠道出血。

第7题:

肝胆显像原理是什么?正常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 用静脉注射能被肝脏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继而随胆汁分泌到毛细胆管,经胆道排泄系统到肠道,而不被肠道吸收的显像剂(Tc-EHIDA),在体外连续动态地观察显像剂在肝、胆道、胆囊和肠道内放射性摄取和排出的情况,了解肝胆系统的形态、功能及通畅情况。注射显像剂后肝胆显像正常顺序及显影时间是:肝(5分钟)→肝及左右肝胆管(10~15分钟)→肝影渐消退,胆总管、胆囊开始显影(15~30分钟)→肝影消退,肠道显影(30~60分钟)。胆囊和肠道显影不应迟于60分钟。Tc-EHIDA),在体外连续动态地观察显像剂在肝、胆道、胆囊和肠道内放射性摄取和排出的情况,了解肝胆系统的形态、功能及通畅情况。注射显像剂后肝胆显像正常顺序及显影时间是:肝(5分钟)→肝及左右肝胆管(10~15分钟)→肝影渐消退,胆总管、胆囊开始显影(15~30分钟)→肝影消退,肠道显影(30~60分钟)。胆囊和肠道显影不应迟于60分钟。

第8题:

核医学在肝胆显像应用中错误的是

A.肝胆动态显像

B.肝门脉造影

C.肝血池显像

D.肝肿瘤显像

E.肝胶体显像


正确答案:B

第9题:

放射基因显像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基因表达是在某一基因所在处的单链DNA上转录出mRNA,后者经过翻译产生特异性蛋白质(如受体)的过程。同一基因的反向转录可产生反义RNA,它和相应的mRNA(正义RNA)核苷酸重叠互补,可杂交成双链结构,从而在抑制mRNA的翻译(即基因治疗)的同时起到基因诊断的作用。基因显像就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人工合成的反义寡核苷酸(具反义RNA性质)为显像剂,通过体内核酸杂交显示有特异性癌基因或畸变基因表达的癌组织。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良恶性鉴别、寻找复发和转移灶。

第10题:

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在人体内正常或病变组织内血流、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体外观察的过程。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由于其标记化合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相同,能够参与体内的正常或异常的代谢过程,能够选择性地聚集在特定的组织、脏器内部,在体外通过探测装置探测所观察脏器或组织放射性浓度的差异,并以一定的方式成像,可以获得有关脏器或病变组织的大小、形态、位置、功能代谢情况的核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