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问答题F的行为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中所说的“合理使用”?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F的行为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中所说的“合理使用”?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F的行为不属于“合理使用”。
②理由:F使用《名砚史话》中H独创的文学细节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是用于创作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基础,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并且没有指明被使用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姓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


参考答案:

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情形规定有12种:
(1)个人使用;(2)引用;(3)新闻报道使用;(4)对时事性文章的转载、传播;
(5)对公开演讲的使用;(6)教学或研究使用;(7)公务使用;(8)馆藏使用;
(9)免费表演使用(10)室外陈列品的使用;(11)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12)盲文使用。


第2题: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范围?()

A.将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B.报道新闻引用

C.为个人学习使用

D.为课堂教学使用


参考答案:A, B, C, D

第3题:

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又称“有关版权作品允许实施之行为” 、 “自由 使用”等,是指他人依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经著作人许可,也无须支付使用费 的使用作品行为。

第4题:

下列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是否合理?为什么?财政收入=f(财政支出)+μ,μ为随机干扰项。


正确答案:不合理,一般来说财政支出影响财政收入,而非相反,因此若建立两者之间的模型,解释变量应该为财政收入,被解释变量应为财政支出;另外,模型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学形式,是不完整的。

第5题:

简述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条件?


正确答案: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
1、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须已经发表,未发表的作品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
2、合理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以及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作商业性目的。
3、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并且必须注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在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时要注意,应该尊重作者的其他权利,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第6题:

甲为完成博士后出站论文,在某校图书馆复印了乙的两本专著,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A.法定许可使用

B.侵权行为

C.合理使用


参考答案:C

第7题:

同学甲在个人的E-mail信箱中向全班同学每人的E-mail信箱发送了新年致词,同学乙认为该新年致词非常有意义,将其转载到BBS(因特网上的电子布告版)上,甲认为乙侵害了其发表权及复制权,乙认为甲在给全班同学E-mail信箱发信时已完成发表行为,将其转载到BBS上属于著作权法上规定的为个人欢赏目的的合理使用。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试问:乙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


正确答案: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l2种合理使用的情况。

第8题:

请分析:被告人陈××、金××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请分析:被告人陈××、金××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本案被告人陈××、金××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理由是:陈××与罗××,金××与方××经过认识建立的是恋爱关系而非不正当的性行为,不具备刑事违法性,因此,不能以犯罪行为处理。


第9题:

甲为做博士学位论文,在图书馆复印了乙的两篇论文,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甲的这一行为属于()

  • A、侵权行为
  • B、合理使用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


正确答案:又称“有关版权作品允许实施之行为” 、“自由使用”等,是指他人依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经著作人许可,也无须支付使用费的使用作品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