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结合实例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不对应性。

题目
问答题
结合实例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不对应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正确答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可以说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都有不同的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复杂的关系。

第2题:

为什么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体现的意义?


正确答案:也可这样说,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第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不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

D、从语法特点看,英语属于孤立语。


参考答案:A

第4题:

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的概括,语法手段是构成语法形式的方式。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语法意义:具体语法成分及语法结构所反映出的关系意义或结构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语法意义又是非常宽泛的,这些意义的产生都发生在语法单位的组合中,独立地看这个词,是无法看到这些语法意义的。
语法形式:表现语法作用(意义)的形式,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关系: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没有语法形式,语法意义没有外部标志,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没有语法意义,语法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成为多余。语法形式表现语法意义,语法意义附着在一定的语法形式上,通过语法形式表现出来。

第6题:

为什么语法形式是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正确答案:也可以说,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

第7题:

什么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

第8题:

语法范畴,每一种语法范畴都有相同的语法形式和意义领域。()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如何理解“有定、无定”是一种语法范畴类型?结合语言实例说明。


正确答案: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例如英语中当表示有定时,一般是用定冠词“the”,不表示有定时,用“a/an”表示。汉语中表示有定、无定的意义,可以由语序实现,主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有定,宾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无定,例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前者有定,后者无定。也可以通过指示代词“这、那”等实现。

第10题:

结合实例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不对应性。


正确答案:⑴各种语言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情况没有完整的对应关系。例如同样表示“多数”意义,英语中使用名词加词缀“-s”或内部屈折的形态,汉语一般用加“很多、一些”或具体数量成分等词汇形式实现。
⑵一种语言内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也不是完整的一对一关系,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现多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中表示时体和复数语法意义时就使用相同的语法形式;一种语法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实现,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定指意义,既可以通过语序形式实现,例如“学校建成了”中,当光杆名词出现于动词之前,就表示定指意义,也可以通过前加指示代词等方式实现,例如“那学校是我的母校”中“学校”就是定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