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上古汉语的形容词有哪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

题目
问答题
上古汉语的形容词有哪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王力先生认为上古汉语的形容词也像动词一样,有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但是,某些附加成分是否应认为词头,比动词的“词头”更成疑问,因为它们不是专作形容词的附加成分。如:“其”:“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ang)”(雱,盛大的样子);再如“有”:“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上古用做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的有哪些成分?其中有哪些一直沿用到现代?它们是怎样演变成为词尾的?(书中只提到了然)


正确答案: (1)词尾:“如、若、然、尔、而”:“如、若、尔”在上古时期较为常见,“而、耳”比较少见:“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词尾“然”:
“然”字的寿命较长,从《诗经》时代起,直到“五四”时代止,“然”字始终在书面语言中用为副词的词尾。如:“大丈夫怅然失望”,直到现代汉语,我们还会说“忽然、突然”。
①“然”字还没有成为词尾之前,应该是一个指示性的形容词,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这样”,(“奚以知其然乎?”)连词“然而、然则”的“然”和副词“虽然”的“然”都是从这种“然”字来的。
②“然”字由独立的词发展为副词词尾,带着“然”字的副词,起初词根是单音的,“惠然、斐然、油然、沛然、凄然,”从战国时代起,“然”字前面的形容词可以用叠音了,“子贡蹙蹙然立不安”。
③叠音:
A.形容词原是形式就是叠音:“芒芒然”,“芒芒”广阔无垠,望不清楚的样子。
B.有些叠音词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在减为单音,而且不能认为由形容词变来。“汲汲然”(很惶恐的样子)

第2题:

在上古汉语里,事物数量的表示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上古汉语里三种表示事物数量的方式:
(1)最常见的是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数词放在名词前面,不用单位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数次放在名词后面,不用单位词。“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
(3)数词放在名词后面,兼带单位词。“皆赐玉五瑴,马三匹。”
(4)如果是度量衡单位,就必须用第三种方式,“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
有时候名词省略,就只剩数词和单位词,这种单位词往往表示度量衡。“养弟子以万钟。”

第3题:

汉语的发展分为( ).

A.上古汉语

B.中古汉语

C.近代汉语

D.现代汉语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上古汉语的形容词有哪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


正确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上古汉语的形容词也像动词一样,有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但是,某些附加成分是否应认为词头,比动词的“词头”更成疑问,因为它们不是专作形容词的附加成分。如:“其”:“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ang)”(雱,盛大的样子);再如“有”:“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第5题:

在上古汉语中,有标记的被动式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于”字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为”字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见”字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为„于”字句: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
5、“见„于”字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为„所”字句: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7、“被”字句:国一日被攻,随欲事秦,不可得也。
8、“为„之”字句: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
9、“为„之所”字句: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治者。
10、“为„见”字句: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披肝胆,布腹心。
11、“为„所见”字句其后命终,堕恶鬼中,常为饥渴所见逼切。

第6题: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1)上古汉语的语法范畴和现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的语法发愁不同,比较复杂,但就曲折作用来说,由于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占优势,所以曲折作用只能在一个单音节范围内发生,是在韵母部分或声母部分发生曲折作用。
(2)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同一个词,由于声调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和其他声调对立。
①就动词看,声调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转化出来的一般为去声。
A.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名→动:衣、冠、王等
【衣】“老者衣帛食肉。”
【冠】“冠者五六人”
形→动:好、善(古上声)等
【好】“敏而好学”
B.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闻】“令闻令望”(美好的名誉和声望)
【骑】“坐看南阳骑”
②词性上的细微差别,也引起声调的变化:
A.由内动转化为外动,外动变去声:
【语】《论语》:“居,吾语汝”。(本是讨论,现为告诉)
【雨】《诗》:“雨雪霏霏。”(本是雨从云下,现为下,落)
B.一般动词转化为致动词,致动词变去声:
【饮】“饮牛”(本是饮,现为使牛饮)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第7题:

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正确答案: 【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阿监、阿尼
4、“阿放在代词之前”如: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老】“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可见此“老”也是实词。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老”已虚化为词头。如: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如,耽耽老虎底许来。(王恽诗)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第8题:

上古序数的表示法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第”字是在什么时代怎样演变为表示序数的词头的?


正确答案: (1)在上古时代,序数和基数是没有分别的,“三月不违仁”的“三月”(基数)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七月、九月”(序数)形式上是相同的。关于月份前不加“第”字,这种说法沿用到了今天,此外,我们还说“二等、三等、二楼、三楼”不说“第二等、第三等、第二楼、第三楼”等,这是保存了上古语法,这种以简单的数词作为序数的用途已经渐渐缩小了。
(2)“第”的发展:
①“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有了次第就有了顺序,有了顺序就有了高低。“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第一”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排在一位,“第”字用为动词,是排位次的意思。“于是孝文帝乃及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②但是,“第”字在汉代已经作为序数的词头了,“作为周本纪第四。”在“第”字用为词头的初期,虽有“第一、第二”等,但是后面还不带名词,代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公第一人,何下坐?”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因为有了名字在后头,序数的性质就更加确定了。

第9题:

试述上古汉语的一些省略法。“五四”以后汉语的省略法有了一些什么演变?


正确答案: (一)王力先生只谈上古汉语省略法的两种情况:
(1)主语的省略,和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有关。
A.除非重复上文已出现的名词,否则只好省略了主语:“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B.“则”字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主语的变换,所以“则”字后面往往可以省略主语: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则百姓敬)
C.有时候,上古汉语利用省略法使句子达到的简单程度,远非西方语言以及现代汉语所能及:“至则行矣。”(子路回到那里,丈人已经走了。)
(2)宾语的省略:
①在上古汉语里,一般宾语的省略是很少见。只有平行句的第二句的否定语里,宾语才往往被省略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不得则死。”
②至于介词后的宾语被省略就比较多了。最常见的宾语的省略是在介词“以”字和“为”字的后面。其所省略的应该认为代词“之”字或“此”字。但是这里所谓的“省略”就仅仅是为分析的便利而说的;实际上有许多地方根本就补不出这个代词宾语来。
A.“以”字后面宾语的省略:上古汉语的“以为”和“可以”并不等于现代汉语的“以为”和“可以”。现代汉语中这两者都是双音词(单词);上古的“以为”和“可以”都应该认为是两个词的组合,而“以”字后面还省略了一个宾语。“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
B.“为”字后面宾语的省略:“臣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
(二)五四以后省略法的演变:
A.对话中的省略法在先秦非常常见,之后罕见,“五四”后,受西方语言影响“复兴”。在先秦对话里,“曰”的主语往往承前而被省去,有时候在不妨碍理解的情况下,“曰”字也省略了: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B.在现代的文艺作品中对话里,也正是采取了这一类的叙述方式。不过封航写出,更加清晰。

第10题:

汉语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 A、现代汉语
  • B、中古汉语
  • C、近代汉语
  • D、上古汉语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