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湘乡派有什么文学主张?

题目
问答题
湘乡派有什么文学主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何谓湘乡派?


正确答案: 湘乡派是与“宋诗运动”同时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19世纪后期,曾国藩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招揽幕府才学,其中大多为桐城古文的名字,直接从曾国藩学习的就有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何师棣、刘痒等,他们尊奉曾国藩、在桐城派的“义理、考据、辞章”以外,再加“经济”一项,列为首位,以适应新的变化,更好地为维护封建“道统”、“文统”和他们所推行的洋务运动服务,逐渐形成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桐城派的别支,因曾是湘乡人而得名为“湘乡派”。该派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使已衰退的桐城派得以“中兴”,用以抗衡太平天国革命的文学主张,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界革命”对桐城古文的冲击。

第2题:

公安派指哪些?有何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1)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后,文坛即为前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未能矫正其流弊。其后李贽、徐渭等有识之士相继对复古派提出批评,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而给复古拟古派最有力打击的则是公安派。宗道、宏道、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影响。
(2)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
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并给民歌和通俗小说以高度评价,甚至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积极作用。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所作游记、尺牍、小品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诗文所作多为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创作题材不够宽广,因而他们的创作实践未能达到其文学主张的理论高度。

第3题:

试论公安派和竟陵派文学主张的不同。


正确答案: 1、公安派虽然并不反对文学复古,要还是着眼于作家的创造,以为“古何必高,今何必卑”(袁宏道《与丘长孺》)。竟陵派则着重向古人学习,锺、谭二人曾合编《诗归》,他们提倡在学古中“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达到一种所谓“灵”而“厚”的创作境界。
2、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有浅俗率直的弊病,对此竟陵派提出以“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予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的创作要求,反对“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的行为,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
3、竟陵派提倡学古人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与单纯蹈袭古风的做法不同,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流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也敏锐地看到了公安末流俚俗肤浅的创作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也具有一定的胆识。

第4题:

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文学主张在散文领域有何体现?


正确答案:①公安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口号在晚明小品散文中得到了彻底地贯彻和落实。晚明小品散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散文领域主情、主文一方的最终胜利。
②与诗歌相比,公安派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要更加突出一些。他们常常用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来体现自己的文学主张,独抒性灵,随意书写,清新洁净,其中以袁宏道最为突出。他的小品散文显示出公安派理论运用于创作领域的成功,是晚明主文、主情文学观念取得胜利的标志。

第5题:

简述清代桐城派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桐城派文论体系的真正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方苞继承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义”是指文章中心思想即儒家思想;“法”是指表达中心思想的形式技巧。方苞“义法”论的创立,为桐城派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刘大櫆发展了方苞的“义法”论,偏重于古文的艺术探讨,提出“神气”、“音节”、“字句”为文章要素的理论。作为桐城派的第三代祖师,姚鼐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的主张,使桐城派文论具有更完整的体系和理论性。

第6题:

湘乡派的文学主张如何?


正确答案: 主张;第一,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文章与世变相因”的主张。第二,明确地提出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的范畴。强调“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合一的理论带上鲜明的政治色彩。第三,强调从理出情,主张创作雄奇之文。

第7题:

湘乡派


正确答案:桐城派中兴之主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由于曾对桐城派的承续和改造,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变迁和文风转换对散文的需求,又为桐城派所讲求的身心义理之学培土固基。曾的散文学识宏通,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厕,声采炳焕,为其弟子服膺,故形成并兴盛于同治年间的曾氏及其门生弟子被人称为湘乡派。

第8题:

湘乡派有什么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湘乡派主张文章与时变相因,在桐城派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加上“经济”,强调文学从理出情。

第9题:

简述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1)茶陵派:成化、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主的茶陵派兴起。主张: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习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以为“汉唐及宋,格与代殊。逮乎元季,则愈杂矣。今之为诗者,能轶宋窥唐,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并反复强调诗与文不同体
(2)前七子:比茶陵派大约晚二三十年,活动在弘治至正德年间,对台阁体和茶陵派都不满意,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故又被称为秦汉派
(3)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从整体上看,复古主张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在学古问题上特别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4)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上又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流派——唐宋派。该学派分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标榜唐宋八大家为效法的“正统”,强调文以明道。
(5)公安派:在晚明文坛,出现了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是一个著名观点。他们推崇“独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诗歌创作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
(6)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在文学观念上受到过公安派的影响,提出重“真诗”,重“性灵”。竟陵派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的体现,提出求古人“精神”所在。

第10题:

公安派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


正确答案:“独抒性灵,不拘格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