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简述“前七子”复古的理论主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前七子”复古的理论主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亦即是()。这种观点与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立的,成为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
童心;真心

第2题:

简述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正确答案:1、彻底清除了台阁体诗文的影响,调整了明代诗文发展的方向;
2、强化了文学的独立性,提升了诗文的地位;
3、加强了对文学本体特性的认识,注重诗文的艺术技巧;
4、重新认识了文道关系,将形式与内容并重。
主要不足:过度拟古,影响了创作水准。

第3题:

在明代诗坛上前后出现过两次的复古思想,史称"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运动,其中前七子的领袖是罗贯中、施耐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简述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1)茶陵派:成化、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主的茶陵派兴起。主张: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习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以为“汉唐及宋,格与代殊。逮乎元季,则愈杂矣。今之为诗者,能轶宋窥唐,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并反复强调诗与文不同体
(2)前七子:比茶陵派大约晚二三十年,活动在弘治至正德年间,对台阁体和茶陵派都不满意,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故又被称为秦汉派
(3)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从整体上看,复古主张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在学古问题上特别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4)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上又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流派——唐宋派。该学派分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标榜唐宋八大家为效法的“正统”,强调文以明道。
(5)公安派:在晚明文坛,出现了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是一个著名观点。他们推崇“独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诗歌创作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
(6)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在文学观念上受到过公安派的影响,提出重“真诗”,重“性灵”。竟陵派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的体现,提出求古人“精神”所在。

第5题: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说的诗学主张。


正确答案:独抒性灵;性灵

第6题:

在封建社会后期,复古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思潮,在明代诗坛上前后出现过两次的复古思想,史称“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运动,其中前七子的领袖是()、()。后七子的领袖是()、()。


正确答案: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

第7题:

明代作家()被列在“()”中,是因为他对当时声势煊赫的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和模拟文风表示不满,主张为文根于六经,提倡首德。


正确答案:归有光;唐宋派

第8题:

明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发轫于前七子的文学活动。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正德年间,他们以王世贞为核心,包括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王廷相等人,先后中进士,在京不时聚会,诗酒酬唱,倡导复古,意气风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反对前后七子复古主张的流派有()。

  • A、 江右诗派
  • B、 茶陵诗派
  • C、 唐宋诗派
  • D、 公安派
  • E、 竟陵派

正确答案:C,D,E

第10题:

“前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主张?


正确答案: (1)、不满文坛萎弱卑冗的格局,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想借助复古手段而达到变革的目的。(2)、贬斥文学“主理”现象,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惹为“真诗乃在民间”。这些都在强调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学观念与创作体持怀疑,具有某种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