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怎样瓦解的?它留给我们什么深刻教训?

题目
问答题
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怎样瓦解的?它留给我们什么深刻教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一直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作标准的社会主义,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是不是只能有苏联那样一种模式”等问题。
此段话的逻辑前提是( )。

A.苏联同美国进行军事竞争
B.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变革
C.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遭到英美国家政治评论家的抨击
D.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日益暴露出弊端


答案:D
解析:
只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日益暴露出弊端,才会使我国的一些人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答案为D项。

第2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围绕(  )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
C.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邓小平理论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3题:

我们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总结苏联及东欧改革失败教训后鲜明提出()改革不能停步,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答案:全面

第4题:

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
(2)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生产力;
(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第5题:

鸦片战争,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


正确答案:落后就要挨打

第6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略述苏联报业从改革到瓦解的历程及其历史教训。
苏联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全面改革,引起全国局势的强烈动荡,最后导致苏联的解体。与此相对应,苏联报业也经历了从改革到瓦解的历程。
⑴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在新闻界极力倡导“公开性”,提出“历史无空白”、“批评无禁区“的口号。苏联报界一度出现过活跃的景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揭露社会阴暗面,大量触及历史和现实的敏感问题,报刊舆论日趋混乱。
⑵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对苏联进行“革命性改造”的主张。于是,苏联报刊纷纷由一般地揭露阴暗面、批判历史失误,演变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社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报刊上亮相。
⑶1990年苏共二月全会决议放弃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不久便修改宪法,实行多党制。于是,形形式式的党派蜂拥而起,纷纷出版自己的报刊,其中有大量反对社会主义、甚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报刊。政治上的混乱带来报刊舆论的混乱,报刊舆论的混乱又助长了政治上的混乱。当年8月生效的《全苏新闻法》又使这种局面完全合法化。
⑷1991年“8、19“事件发生后,苏共被停止活动,多家报纸被迫停刊,以党的机关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系统,很快就陷入瓦解。
苏联报业改革的失败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改革如果没有正确的路线指引、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第8题:

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认识。()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我们常常脱离生产力来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照抄照搬前苏联的经验
  • B、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C、个人崇拜的结果
  • D、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怎样瓦解的?它留给我们什么深刻教训?


正确答案: 苏联对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全面改革,引起全国局势的强烈动荡,最后导致苏联的解体。与此相对应,苏联报业也经历了从改革到瓦解的历程。
(1)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在新闻界极力倡导“公开性”,提出“历史无空白”、“批评无禁区”的口号,苏联报界一度出现过活跃的景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揭露社会阴暗面,大量触及历史和现实的敏感问题,报刊舆论日趋混乱。
(2)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对苏联进行“革命性改造”的主张。于是,苏联报刊纷纷由一般地揭露阴暗面、批判历史失误,演变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社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报刊上亮相。
(3)1990年苏共19次全会决议放弃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不久便修改宪法,实行多党制。于是,形形色色的党派蜂拥而起,纷纷出版自己的报刊,其中有大量反对社会主义、甚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报刊。政治上的混乱带来报刊舆论的混乱,报刊舆论的混乱又助长了政治上的混乱。当年8月生效的《全苏新闻法》又使这种局面完全合法化。
(4)1991年“8•19”事件发生后,苏共被停止活动,多家报纸被迫停刊,以党的机关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系统,很快就陷于瓦解。苏联报业改革的失败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改革如果没有正确的路线指引、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全苏新闻法,取消共产党,走向极端,苏共报刊江河日下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教训: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已化为乌有,列宁创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基业岌岌可危。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