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试结合作品分析柳永词和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不同。

题目
问答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柳永词和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生活在北宋强盛时期的柳永和生活在北宋日渐衰落阶段的周邦彦都被后世人誉为婉约派大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题材的范围上柳词广阔于周词,但在艺术特征方面,二人各有千秋。
在词的结构上,柳词层次分明,构思完整,而周词则前呼后应,首尾一气。如柳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起句一个“对”字引出雨后天之清澈,又一个“渐”字描绘出风紧日斜之冷落之境,读者可从几个接词中领悟秋景中的情,从而一幅清秋江天图印于脑海深处。而周词《蝶恋花•早行》,扣着一个“别”而将别前、方别、别后依次展出,显得一气贯注。
在词的语言上,柳词通俗明白,不避俚俗,有些时候便显浅露庸俗,而周词则典雅工丽。柳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全篇语言浅显明白,末句更是不避俚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句就是柳永力求口语化的明证,读之更觉亲切。周词《风流子•新绿小池塘》,极写怀人的深情,却无一丝的粗鄙。
在词的音律上,柳词虽富有音乐性,然格律不太严整,而且可以随意变动,而周词则格律整严。柳永因其生活多和下层人接近,为了便于歌妓唱词,于是尽量方便于唱,而改去拗口之词,从而显得格律性不严。周邦彦比柳永更精通音律,他不仅讲平仄,而且严守四声,这与他大晟乐府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在词的表现方法上,二人都善于铺叙,长于勾勒。然柳词接近于平铺直叙,周词则曲折婉转,开阖跌宕;柳词善于在动作方面白描,周词则在静态中寻求变化。柳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等等,通过各种离别时的动作行为来表现离别之情,平实而直切;周词《六丑•蔷薇谢后作》则通过“落花”这一静态景物,设身处地地用变化之词,从各个侧面千回万转、千锤百炼地描绘此景,实际上是借咏叹蔷薇花谢,表达对失意于仕途的自我感伤之情。
在词的体格上,柳词显得狂放不拘,而周词则更觉浑成。柳永因科场失意而唱出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一类话,对寻花问柳、听歌买笑、依红偎翠,柳永偏偏词中吐露,甚至自称是“奉旨填词柳三变”。周邦彦的词沉郁且情景交融,《兰陵王•柳》就是一首,其中情和景、人和物,浑然一体而不可变.并且周词善于运用成语、典故且了无痕迹。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北宋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清真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以深契微茫的笔触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
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如《六丑》这是一首羁旅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在结构、章法上都花了很大功夫。
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如《金陵怀古》用笔拗奇,给人以深劲之感,一份深感久蕴的怀古情思借景表达,意境浑厚,气韵雄浑,声调激越。
4.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金陵怀古》此词的题旨隐括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而成;讲究格律。

第2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柳永词和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不同。


正确答案: 生活在北宋强盛时期的柳永和生活在北宋日渐衰落阶段的周邦彦都被后世人誉为婉约派大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题材的范围上柳词广阔于周词,但在艺术特征方面,二人各有千秋。
在词的结构上,柳词层次分明,构思完整,而周词则前呼后应,首尾一气。如柳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起句一个“对”字引出雨后天之清澈,又一个“渐”字描绘出风紧日斜之冷落之境,读者可从几个接词中领悟秋景中的情,从而一幅清秋江天图印于脑海深处。而周词《蝶恋花•早行》,扣着一个“别”而将别前、方别、别后依次展出,显得一气贯注。
在词的语言上,柳词通俗明白,不避俚俗,有些时候便显浅露庸俗,而周词则典雅工丽。柳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全篇语言浅显明白,末句更是不避俚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句就是柳永力求口语化的明证,读之更觉亲切。周词《风流子•新绿小池塘》,极写怀人的深情,却无一丝的粗鄙。
在词的音律上,柳词虽富有音乐性,然格律不太严整,而且可以随意变动,而周词则格律整严。柳永因其生活多和下层人接近,为了便于歌妓唱词,于是尽量方便于唱,而改去拗口之词,从而显得格律性不严。周邦彦比柳永更精通音律,他不仅讲平仄,而且严守四声,这与他大晟乐府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在词的表现方法上,二人都善于铺叙,长于勾勒。然柳词接近于平铺直叙,周词则曲折婉转,开阖跌宕;柳词善于在动作方面白描,周词则在静态中寻求变化。柳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等等,通过各种离别时的动作行为来表现离别之情,平实而直切;周词《六丑•蔷薇谢后作》则通过“落花”这一静态景物,设身处地地用变化之词,从各个侧面千回万转、千锤百炼地描绘此景,实际上是借咏叹蔷薇花谢,表达对失意于仕途的自我感伤之情。
在词的体格上,柳词显得狂放不拘,而周词则更觉浑成。柳永因科场失意而唱出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一类话,对寻花问柳、听歌买笑、依红偎翠,柳永偏偏词中吐露,甚至自称是“奉旨填词柳三变”。周邦彦的词沉郁且情景交融,《兰陵王•柳》就是一首,其中情和景、人和物,浑然一体而不可变.并且周词善于运用成语、典故且了无痕迹。

第3题:

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羁旅行役之感,试以此类作品为例,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参考答案(1)章法结构上,柳永多按时间顺序叙写,周邦彦则打乱时空顺序,回环往复。
  (2)抒情手法上,柳永多直接抒发感情,周邦彦则善用比兴寄托方法曲折抒情。(3)语言风格
  上,柳永词自然流畅,不避理俗;周邦彦词典雅精工。

第4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南宋末年的咏物词的特色?


正确答案:南宋末,咏物诗以师承繁盛之况。其中王沂孙可谓是咏物词传统中的集大成者。咏物诗从苏轼到姜夔一脉而下,虽个人趣尚和表现的风格不同,但对于咏物一体本身,还都是从各个方面丰富了他的表现手法。随着人们对“物”的认识的加深,从早期“感悟言志”中片段式“物”的描述,到后来“托物寄兴”时全篇集中对某一“物”的赋写,“物”在诗词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相应地,咏物诗词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且具有其精神方面的价值。到了南宋末期,王沂孙对咏物词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继承了赋写的手法,而且又发扬了喻托的传统;结构上既安排周密,又能于用典处以意贯之,浑化无迹。

第5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与词外部形式上的异同?


正确答案: 词的句式长短不齐,而诗的主流是严整的,尤其格律诗出现后,它的句式必须整齐划一。
词的句法灵活多样,而诗的内部结构则是较为固定的。
词的押韵上的多种新变。诗也必须押韵,但是没有词的变化丰富。
词的对仗多样。诗也讲究对仗,但是词对于是否两句对仗,在什么时候对仗都没有明确的要求。
此外,词的结构形式上的分片,也是诗所没有的。
词的体式繁富。诗只有几种体式,而词的体式中词调有826调,词体有2306种。

第6题:

在北宋词坛上,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是:()

  • A、柳永;
  • B、贺铸;
  • C、秦观;
  • D、周邦彦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与晏、欧同时的()大量创制慢词,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

  • A、苏轼
  • B、秦观
  • C、柳永
  • D、周邦彦

正确答案:C

第8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苏轼咏物词的异同?


正确答案: 苏轼虽不有意以主要精力和才华为词,但因为是大手笔,挥洒自如,触处生春,所以在词的领域里也有开拓创新。他的“以诗为词”的作法,令词的境界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而所创作的咏物词,正是他对词革新的一个具体体现。在苏轼的三百多首词作中,标明咏物的就有三十余首,数量上远远超过他之前的任何词人。就咏物的表现手法而言,也较为多样化,不似从前那般单一地、只是照着传统感物言志的套路、却缺乏主观投入的写法。这些咏物作品在苏词中的出现,不仅是对咏物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还为此后词体日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如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一面须步其韵而作,限制了自由的发挥;一面又作意翻新,有别于前人。苏词能够“不粘不脱”,跳出杨花来抒情,然而又句句暗中关合杨花。他的《定风波·红梅》词,避开对梅花的正面描写,而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前写寒雀对梅花的钟情以显示梅花的姿色和风韵,后写以文会友以进一步衬托梅花不平凡的格调。
周邦彦是北宋末笼罩词坛的大家,他的作品运用了与苏轼绝然不同的方式,即由直抒胸臆转向安排巧思。他的咏物作品数量并不多,在二百多首词中只有十余首,但写得却是“摹写物态,曲尽其妙”,这已足使后人称美不已。周邦彦善于长调慢词,他的长调咏物词,除了安排巧思的独特方式,足以启发南宋咏物词的思路。在他的长调咏物词中所采取的布局结构,不同于以往任何词人,其情感的表达隐微曲折,缠绵往复。其咏物词的代表作有《六丑·蔷薇谢后作》、《水龙吟·梨花》、《花犯·梅花》、《大酺·春雨》等。周邦彦的咏物词以咏花为最多,有的通过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情感,如《六丑·蔷薇谢后作》;也有的纯是写物体物之作,如《水龙吟·梨花》。周邦彦的另一首代表作《兰陵王·柳》,虽然不是咏物,但以柳写情,颇有特色。
周词作法与苏词不同。苏词清畅明丽,虽深情处亦文辞明了;周词缠绵沉郁,幻化无端,从不用一处直笔。苏词写杨花,章法简明,上片正面摹写,人物相关;下片设想杨花去路,愈出愈奇。周词则章法回环往复,绵密婉转,羁旅行愁之意,吞吐而不能放纵。周词在北宋末年压倒了苏词的影响,正在于它运用了一种与苏词绝然不同的表情达意的手法。
总之,苏轼和周邦彦咏物词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能够做到“不粘不脱”,也就是既生动的描摹物态,又在其中寄寓情志。不同之处在于苏轼“以诗为词”,多在词中暗喻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宦海沉浮之感,手法上多直抒胸臆,语言自然蕴藉。周邦彦“以赋为词”,多在词中抒发羁旅离别之苦,手法上多铺叙,善于用联想等曲折达情。语言典雅工丽。

第9题:

结合作品,分析苏轼和周邦彦咏物词的异同?


正确答案: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直抒胸臆,自然明白,在诗文写作上,注重主张气的流贯,但这样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即平白直露,缺乏含蓄蕴籍之美。周邦彦作品安排巧,采取的布局结构也不同于以往任何词人,其情感表达隐微曲折,缠绵连复,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巧妙运用了前人的想象,把别样的伤心情怀融入其中,饱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由花及人,离愁别恨,回环往复,情不能己,全文笔致空灵,体物细微,一气贯通,是不可多得得咏物佳作,周邦彦的《元丑·蔷薇凋谢作》此词题面为咏落花,实则全篇落到一个“惜”字。
起初一个“怅”字,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章法回环曲折,起落无端。周词章法回环往复,绵密婉转,羁旅行愁之意,吞吐而不能放纵。

第10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正确答案: 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期的豪放派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词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细微。如微雨淡月、飞絮残红、流萤寒蝉、云鬓香腮等等,柔美纤巧,轻灵疏淡。而在美化修饰时,则喜欢进带上浓重的女性色彩和闺阁气息。如词中写灯,一般不说油灯、明灯,而常用银灯,既给人形象上的晶亮之美,又让人读起来清脆浏亮。或者写作青灯、孤灯、残灯,带有一种凄冷哀婉的感情色彩。尤其突出的是韦庄在《菩萨蛮》词中写到:“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香灯,明显的沾染上女性的脂粉气。与此相似的还有香雾、香云、香风、香车、香尘、香泪灯,甚至连抽象的愁思都带有香气,称之为香愁;连虚幻的梦境都带有香气,称之为香梦。
词的语言还追求色彩鲜美。色彩不仅显示出客观事物的形象美,而且还可以起到烘托气氛、暗示情感、渲染意绪等作用。诗中也追求语言的色彩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单词人们对色彩更垂青。他们通过对色彩的细致描绘,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绪体验,它比绘画更直观的再现色彩,往往意蕴更加丰厚。如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词的一首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白色鹭鸟与粉红的桃花,对比鲜明;而青和绿是大自然的基本色,青箬笠和绿蓑衣跟青山绿水浑然交融,显示出情怀淡泊的渔人跟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