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说明句中“矣”和“也”的作用。

题目
问答题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说明句中“矣”和“也”的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句中,“之”相当于助词"的"的是()

A、今君有区区之薛

B、被于宗庙之祟

C、沉于国家之事

D、齐其闻之矣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跂:踮起脚后跟

第3题:

在"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复往拜焉"中,可以代替"焉"的是( )

A、之

B、于之

C、矣

D、也


参考答案:A

第4题: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世之有穖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正确答案:被:遭受。

第5题: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出自()

  • A、《孝经》
  • B、《论语·阳货》
  • C、《论语·卫灵公》
  • D、《孟子·告子上》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下列各句中的“之”词性不同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之二虫又何知?
C.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D.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出自哪以下哪部书籍?()

  • A、《大学》
  • B、《论语》
  • C、《孟子》
  • D、《梁惠王》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D未至,道渴而死。


正确答案:C

第9题:

《论语·卫灵公》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以下践行了孔子这种人生选择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 B、世卿世禄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说明下列句中词的古义和今义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正确答案: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