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问答题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第1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000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第3年年末,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400000元的减值准备。计算该企业对该设备第3年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多少?

题目
问答题
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第1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000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第3年年末,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400000元的减值准备。计算该企业对该设备第3年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多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2003年12月1日购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8年1月1日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6年,净残值改为6万元。2007年及以前年度所得税税率为33%,2008年所得税税率按照规定改为25%,则由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 2008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22.5

B.-21

C.-18.76

D.-31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于上述会计估计的变更对2008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减少){[150-(150- 10)÷10×4-6]÷2-14}×(1-25%)=22.5(万元)。

第2题: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正确答案:
双倍的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计提的折旧额=100 000 ×40%=40 000(元)
第二年计提的折旧额=(100 000—40 000)×40%=24 000(元)
第三年计提的折旧额=(60 000—24 000)×40%=14 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36 000-14 400)-4 000]÷2=8 800(元)

第3题: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5000

B、30000

C、10000

D、5000


参考答案:A

第4题:

某企业预计购入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机器设备,该设备税法规定可使用5年,预计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购入该设备后每年可为企业带来营业收入600万元,付现成本30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企业的经营期现金净流量为(  )万元。

A.272.5
B.260.83
C.225
D.415

答案:A
解析:
年折旧额=1000×(1-5%)/5=190(万元),经营期现金净流量=(600-300)×(1-25%)+190×25%=272.5(万元)。选项A正确。

第5题:

某装饰公司购入一台抛光设备,原价1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率为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规定,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抛光设备第二年的折旧率为( )。

A、10%
B、20%
C、19%
D、25%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03 / 2019版教材P101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最后二年之前的各年,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保的年限平均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而在最后二年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第6题:

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已交付使用。其原价80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2000元。如果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第2年的折旧额为( )元。


正确答案:
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每年折旧额相等,即第2年折旧额=(80000-2000)/5=15600(元)。

第7题:

甲公司2003年12月1日购入并投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8年1月1日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6年,净残值改为6万元。甲公司所得税率为25%,则由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2008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22.5

B.-18.76

C.+22.5

D.-28


正确答案:A
由于上述会计估计的变更对2008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减少)={[150一(150—10)÷10×4—6]÷2—14)×(1—25%)=22.5(万元) 

第8题:

某企业于2013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4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2%,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则2014年1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为( )元。

A.2000

B.1960

C.2286.67

D.2200


正确答案:B
直线法,又称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匀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各月应计提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其中,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所以2014年1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40000-20000)×[(1-2%)÷5×100%÷12]=120000×(19.6%÷12)=1960(元)。

第9题:

A公司2014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成本为2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A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而税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6年12月31日该设备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万元。

A.120
B.48
C.72
D.12

答案:B
解析:
2016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200-200÷5×2=120(万元),计税基础=200-200×40%-(200-200×40%)×40%=72(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则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120-72=48(万元)。

第10题: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

A.5250
B.6000
C.6250
D.9000

答案:A
解析:
年折旧率=2/4×100%=50%,该设备在第3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50 000-50 000×50%-(50 000-50 000×50%)×50%-50 000×4%]÷2=5 250(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