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原理

单选题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 )。A 城市快速路长度B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总长度C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D 城市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

题目
单选题
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  )。
A

城市快速路长度

B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总长度

C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

D

城市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道路应分为( )。

A.快速路、主干路、支路
B.高速路、次干路、支路
C.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D.高速路、主干路、中干路、支路

答案:C
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第7.1.1条规定,城市道路系统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风的要求。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第2题:

城镇道路工程包括()的建设、养护与维修工程。

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环路
C、 城市主干路
D、 次干路
E、 小区道路

答案:A,B,C,D
解析:
2018新教材P315。城镇道路工程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环路、城市主干路、次干路的建设、养护与维修工程。

第3题: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中,城市-B级路包括()。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支路


正确答案:CD

第4题:

对城市用地进行竖向规划,可以编制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图中应标明的内容包括( )。

A.城市用地组成及城市干路网
B.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干路的控制纵坡度
C.城市其他一些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包括铁路与城市干路的交叉点、防洪堤、桥梁等标高
D.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网络
E.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地面排水走向,还应有文字说明及对土方平衡的初步估算

答案:A,B,C,E
解析:
对城市用地进行竖向规划,可以编制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图纸的比例与总体规划图相同,一般为1:5000~1:10000,图中应标明下列内容:①城市用地组成及城市干路网;②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干路的控制纵坡度;③城市其他一些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包括铁路与城市干路的交叉点、防洪堤、桥梁等标高;④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地面排水走向。还应有文字说明及对土方平衡的初步估算。

第5题:

我国城市道路主要包括( )等。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联络路
E.支路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道路。我国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级别。

第6题:

城镇道路工程包括()的建设、养护与维修工程。 A.城市快速路 B.城市环路 C.城市主干路 D.次干路
E.小区道路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我国城市道路主要包括()等。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联络路
E:支路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道路。我国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级别。

第8题:

支路是指城市道路网中干路以外连接()或者供区域内部使用的城市道路。

A.次干路

B.主干路

C.主干路与次干路

D.快速路


参考答案:A

第9题:

符合下列哪项条件时,应该设置立体交叉( )

A.城市主干路与次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5000PCU时
B.城市主干路与支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5000PCU时
C.城市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6000PCU时
D.城市次干路与铁路专用线相交时

答案:C
解析:
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①快速道路(速度≥80km/h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交;
②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6000辆当量小汽车(pcu)时;
③城市干路与铁路干线交叉;
④特殊要求交叉口与桥头;
⑤具有用地和高差条件。

第10题:

有利于城市交通高效、顺畅、有序运行的道路衔接方式是( )。

A.城市中重要的生活性主干路可以连接高速路,城市次干路可以与常速公路连接
B.城市中重要的生活性主干路可以连接快速路,城市次干路可以与常速公路连接
C.城市中重要的生活性主干路可以连接快速路,城市次干路可以与高速公路连接
D.城市中重要的生活性主干路可以连接高速路,城市次干路可以与快速公路连接

答案:B
解析:
城市快速路应通过立交与城市交通性主干路衔接,再由交通性主干路连接到生活性主干路和次干路,再与支路相联系。城市中重要的生活性主干路可以连接快速路,城市次干路可以与常速公路连接。这种衔接关系的安排将有利于城市交通的高效、顺畅、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