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问答题脑室持续引流的适应证有哪些?应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脑室持续引流的适应证有哪些?应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腹腔穿刺有哪些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适应证:①抽液作诊断用。②腹水过多,为减轻腹内压力。③腹腔内注射药物。
(2)禁忌证:①妊娠。②腹内有广泛粘连。③高度肠胀气。④肝性脑病先兆患者。
(3)注意事项:①有大量腹水者,每次放液量不宜过多、过快;晚期肝硬化患者尤应注意,以免诱发肝性脑病。②穿刺和放液时应随时注意患者情况,如出现苍白、出汗、心慌、头昏和恶心时,应立即停止放液并扶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③腹水流出不畅时,可将穿刺针退出少许或改变方向,腹水多可继续流出。

第2题: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外引流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正确答案: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有外引流术、内外引流术和内涵管引流术三种。
外引流术的适应证是:
凡胆道梗阻准备手术治疗前或不能手术而采用姑息性治疗的均是外引流术的适应证。
⒈术前引流减压术适用于阻塞性黄疸严重须手术治疗,而病人情况不适宜立刻手术者,如胆管癌或胆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先进行引流减压,待黄疸缓解,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手术。
⒉永久性姑息性引流适用于胆道梗阻而不能手术者,如晚期胆管癌、胰头癌、肝门部肿瘤转移或胆肠吻合口部肿瘤复发可进行永久性引流以达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外引流术的禁忌证有:
⒈有出血倾向。
⒉梗阻位置较高而广泛。如肝内胆管的多发狭窄,广泛转移癌等。
⒊病人极度衰竭。
⒋碘过敏。

第3题:

脑室持续引流的适应证有哪些?应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
解析:
(1)适应证:①经脑室手术或脑室内肿瘤切除,术后应引流3~5天者。②脑室内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宜手术者。③开颅术或脊膜膨出修补术后脑脊液漏者。④后颅窝肿瘤病情严重(脑疝),需改善病情,为手术创造条件者。⑤脑室系统内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者。
(2)注意事项: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放置脑室引流管应位置准确、深度适中并固定好,防止脱出,保持通畅。②预防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每天更换引流瓶。③引流管一般高于脑室平面10~15cm,并注意引流液色泽变化,记录每天的引流量。根据病人颅内压高低来选择高、中、低压型引流管。④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2周。⑤停止引流前可夹闭观察24~48小时,如颅内压仍高,可改行分流术。⑥要始终观察病情变化。主张采用闭式持续性控制性脑室外引流装置。

第4题:

肾损伤肾周围引流术的适应证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在战时或设备、血源不足的条件下,严重肾损伤需手术治疗而又无法施行较复杂手术者。
②孤立肾肾损伤或由于时间紧迫,无法了解对侧肾脏情况,必须保留伤肾者。
③肾脏损伤有尿外渗、血肿,未能早期手术已并发感染者。

第5题:

吗啡临床应用的适应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镇痛:对各种疼痛均有效,尤其适于严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疼痛以及术后痛;
(2)麻醉前用药:具有镇静作用,以解除焦虑、紧张与恐惧心理,并可减少麻药用量;
(3)复合麻醉:与其他麻醉药配合行静脉复合全麻或静吸复合全麻;
(4)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

第6题:

胸部经皮活检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适应证
①性质不明、久治不愈的肺部病变;
②不能手术但又必须确定病理类型的肺内恶性病变,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③胸壁或胸膜恶性肿瘤;
④肺内转移瘤须明确其性质;
⑤纵隔肿瘤。
2.禁忌证
①重症肺气肿、肺心病;
②肺大疱、肺囊肿,穿刺针道必须经过;
③肺包虫病;
④肺内血管病变,如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⑤出血素质病人;
⑥肺动脉高压;
⑦病人不能很好的配合;
⑧肺内或胸腔有化脓性感染。
3.注意事项
①穿刺胸膜时动作应迅速,病人必须屏气;
②穿刺的路径必须避开叶间裂、肺大疱和肺囊肿;
③穿刺后,让病人等候一小时左右,观察有无并发症,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第7题: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的适应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胆管或胰腺炎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2)肝门区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
(3)无手术条件的不明原因梗阻性黄疸;
(4)胆管结石及其它病变所致的胆管梗阻,行术前胆管减压;
(5)外科手术和球囊扩张治疗未能成功的胆管良性狭窄。

第8题:

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引流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引流管最高点需高与侧脑室平面(即平卧时耳屏平面,侧卧时鼻中线平面)10~15cm。搬动患者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防止脑脊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可适当抬高引流管高度,防止引流过快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待颅内压平衡后在降低引流管的高度。24h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
(3)保持引流通畅: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如见有脑脊液流出或引流管内液面随患者呼吸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否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向医生汇报。
(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早期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的脑脊液逆流。
(6)拔管护理:拔管前一天应试行太高引流管或夹闭引流管24h,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报告医生。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第9题:

体位引流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发绀、体力不支、咯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引流,并配合医师适当处理。
(2)对痰液黏稠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3)应注意每次均在餐前引流,以防引起呕吐。

第10题:

引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根据病情和引流要求选择适宜的引流物
2、引流物应放在引流腔的低位
3、避免过硬的引流管压迫血管和肠管
4、引流物应尽量缩短置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