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安全知识竞赛

问答题请简述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结果及其造成的影响。

题目
问答题
请简述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结果及其造成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反应定势及其对测验结果的影响。
1.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一般来讲,如果测验有时间限制,或测验本身属于速度测验,则求精确的反应定势必然降低测验的成绩;如果纯粹是难度测验,则求快的反应定势必然降低测验成绩。
2.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大量研究发现,被试在无法确定“是非题”的正确答案时,选择“是”的人往往多于选“否”的人,或者说选“是”的人多于实际上应该选“是”的人。
3.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如果被试在测试中完全不知道答案,并不会按照随机的方法选择答案,而是偏好某一位置进行选取。
4.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有些被试认为,选项比较长的,内容多的,一般是正确答案,在无法确定答案时,有偏好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5.猜测的反应定势:如果不对猜测进行修正的话,那么敢于猜的的被试比谨慎的被试更容易的高分。

第2题:

第一次反共高潮


正确答案: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它政策重点由对外抗日转移到对内反共,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之后,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确定了以军事反共为主、政治反共为辅的方针。在这种背景下,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停止了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并把对国民党政府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统治集团中亲日派和英美派发生分裂,汪精卫亲日集团公开投敌,亲英美的蒋介石集团则继续留在抗战阵营中,但是,他们也表现出很大动摇性。1939年12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淳化、正宁、宁县等五个县城和边境的十六个区;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大局出发,一再忍让,在对其谈判未果后,被迫自卫反击,坚决打退了来犯之敌,恢复了陇东大部地区。在山西,阎锡山则发动了十二月事变,进攻抗日决死队(新军),新军和八路军协同作战,击退了来犯之敌,并从抗日大局出发,主动提出停止摩擦,后双方达成了停止武装冲突、划区抗战的协议;1940年2月至3月间,国民党石友三、朱怀冰等部配合日伪进攻晋东南太行区的八路军总部,八路军一二九师与晋察冀南下部队相配合,歼灭朱怀冰部主力两个师的大部及反共游杂武装万余人。之后,八路军主动提出休战,双方议定以临(汾)屯(留)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一线为界,该线以北为八路军防区,以南为国民党军队防区。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第3题:

请简述OMC系统的告警级别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1)严重告警:Critical(缩写为“C”),使业务中断并需要立即进行故障检修的告警。
2)主要告警:Major(缩写为“M”),影响业务并需要立即进行故障检修的告警。
3)次要告警:minor(缩写为“m”),不影响现有业务,但需检修以阻止恶化的告警。
4)警告告警:warning(缩写为“w”),不影响现有业务,但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业务,可视需要采取措施的告警。
5)清除告警:cleaned(缩写为“c”),指告警指示的故障已排除,系统恢复正常。

第4题: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是()

  • A、“九·一八”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C、皖南事变

正确答案:C

第5题:

请简述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结果及其造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终于被打遏。经过这次斗争,我党我军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相忍为国的正义立场,赢得了国内外广大人民和进步人士的同情与赞扬。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反动面目彻底暴露。
蒋介石驱逐我军至黄河以北、与日军夹击而歼灭之的图谋,被彻底粉碎。国民党的政治地位进一步降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维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局面得以继续。

第6题:

请简述1940至1941年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的原因以及措施。


正确答案: 在日本诱降,德国劝降,英、美、苏积极支持中国抗战的形势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处于“左右逢源”、“待价而沽”的地位。他借与日本谈判,以压美、英、苏给他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其内外政策;借美、英、苏支持中国抗战,以与日本讨价还价;并且看到日本决心南进,在中国重点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以巩固其占领区,不可能对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局发展趋势,因而决心继续执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既抗战,又反共的两面政策。
1940年7月初,他召开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讨论进一步反共问题,准备发动新的反共高潮。与此同时,以所谓“中央提示案”形式,强令中国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缩编军队,不得超过10万人,并全部集中到旧黄河以北冀察地区。接着,蒋介石调整其军事部署,将包围陕甘宁边区的兵力增加到50余万人;同时,加强其在华中的兵力,密令第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第五战区第二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由豫西和鄂东东进,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密令鲁苏战区韩德勤部进攻苏北新四军;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部准备围歼皖南新四军。

第7题:

简述我国竞技体育的两个高潮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新中国的第1、2届全运会分别举办于1959年和1965年.这两届全运会代表着新中国克技体育发展的前两次高潮。
第一届全运动会:10658人参加,664人844次刷新106项全国纪录。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
第二届全运动会:331人469次刷新130项全国纪录,24人4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基本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遵循这一思路,同时结合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中国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一批优秀的运动成绩。
2、经过60——63年三年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队伍得到了切实的休整,保证了重点项目,维护了特色项目,运动队伍更加精干,伤病员逐年减少。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在全国各行各业以此为契机力图创造一个新的发展跃进局面的氛围下,国家给竞技体育队伍恢复了比优裕的物质条件,也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经过竞技体育全体人员的艰辛努力,竞技体育发展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二个高潮。

第8题:

抗日战争时期,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国民党制造了()

A.晋西事变

B.陇东事变

C.平江惨案

D.皖南事变


参考答案:D

第9题:

列举《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首先,不要忘记中国的基本矛盾。
其次,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要有清醒的、本质的认识。
第三,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要从最坏处即全面破裂作准备,努力争取好的即继续共同抗日的前途。
第四,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

第10题:

简述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


正确答案: 影响和控制变质作用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在变质过程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是同时存在,相互配合而又相互制约,在不同情况下起不同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一般说来,温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温度升高,岩石内部分子或原子活动性加大,为变质创造前提条件,主要引起重结晶和新生矿物形成。压力的作用分两种。静压力是上覆物质重量造成的,随深度增加。其作用使变质反应的温度升高以及形成分子体积较小和比重较大的矿物。而应力是一种定向压力,与构造运动有关,在地壳浅部较强,深部则减弱。地壳浅部,地壳运动应力最集中,以形成岩石构造上的变化为主(机械改造)。在地壳深处,由于温度较高,矿物之间易发生化学反应。最大应力方向溶解(压溶),最小应力方向沉淀,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柱状,片状矿物。在地下流体中,主要是H2O、CO2还有F、Cl、B等挥发分。一般存在于矿物粒间孔隙,裂隙中。可能来自于原岩粒间孔隙,原岩矿物脱水,或岩浆及地壳深处。流体的作用是起溶剂作用,促进组分的溶解,加大扩散速度,从而促进重结晶和变质反应的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组分参加变质反应,形成不含水或含水的矿物,水溶液又是交代作用中物质带入或带出不可缺少的介质。上述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并存的、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在不同情况下,以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