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基础课

单选题人们用画出来的石条来代替原来的石头,就是现在的“斑马线”,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A 能否扩大B 能否借用C 能否缩小D 能否替代

题目
单选题
人们用画出来的石条来代替原来的石头,就是现在的“斑马线”,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
A

能否扩大

B

能否借用

C

能否缩小

D

能否替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继方便面之后,超市中我们常见到的方便米粉、方便蔬菜、方便米饭等以“方便”为特点的创新产品,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法中检核项目的哪个项目?()

A.能否他用

B.能否借用

C.能否颠倒

D.能否组合


参考答案:B

第2题:

奥斯本检核表法又称为( )。
A.稽核表法 B.审核表法 C.监稽表法 D.检核表法


答案:A
解析:

第3题:

奥斯本检核表法拥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美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下列选项中()是奥斯本检核表所包含的内容。

A能否重复

B能否改变

C能否扩大

D能否颠倒


B,C,D

第5题:

通过插画、图形、图表、表格、关键词等把信息传达出来,将我们的想法画出来,帮助我们有效地分析和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指的是()

A六顶思考帽

B思维导图

C奥斯本检核表

D列举法


B

第6题:

以陶瓷代金属,以塑料代金属,人造大理石,人造丝等代替材料的出现,这些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检核表法中哪个检核项目?()

A.能否组合

B.能否替代

C.能否缩小

D.能否扩大


参考答案:B

第7题:

斑马线的发明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哪一个方面()

A能否替代

B能否变换

C能否取代


A

第8题:

简述奥斯本检核表法。


参考答案:奥斯本的检核表法是针对某种特定要求制定的检核表,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奥斯本检核表法是指以该技法的发明者奥斯本命名、引导主体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像的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的方法,主要面对9个大问题: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借用、能否改变、能否扩大、能否缩小、能否代用、能否重新调整、能否颠倒、能否组合。奥斯本检核表法是一种产生创意的方法。在众多的创造技法中,这种方法是一种效果比较理想的技法。由于它突出的效果,被誉为创造之母。人们运用这种方法,产生了很多杰出的创意,以及大量的发明创造。亚历克斯·奥斯本是美国创新技法和创新过程之父。1941年出版《思考的方法》提出了世界第一个创新发明技法“智力激励法”。1941年出版世界上的第一部创新学专著《创造性想象》,提出了奥斯本检核表法,此书的销量4亿册已超过《圣经》。

第9题:

下列方法中,属于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有()

A移用法

B移植法

C特性列举法

D635笔写法

E放大法


A,B,E

第10题:

奥斯本的检核目录法有哪些常见检核条目?


正确答案: (1)转化:这件东西能否用作他用?改变一下能有新用途吗?
(2)引伸:有别的东西与之相似吗?能否由此想出其他东西?能否将此引入其他东西中或作相反的引伸?
(3)改变:改变原有的形状、颜色、气味、形式、结构、功能等,会有什么效果?还可以有什么改变?
(4)放大:在这件东西上另加些什么,从而改变其性能和用途可以吗?加强一些、高一些、长一些、厚一些、大一些行吗?合成一下会怎样?
(5)缩小:在原有东西上减少些什么会怎么样?变小、变低、变短、变薄、变轻、浓缩、省略、分割,会有什么结果?
(6)代替:有没有其他东西代替现有的东西?或者代替其中一部分、某种成分、某个过程。
(7)变换:构件能否更换顺序?变一下模式、序列、布置形式 因果关系、速率、时间、材料,会有什么结果? (8)颠倒:可否颠倒、反转使用?
(9)组合:现有技术能否组合成新产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