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本知识

问答题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25岁,未婚。平素月经量偏多,周期尚准,此次经量明显增多,已6日未止,色紫黯,质稠有黑色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边有瘀点,脉涩有力。

题目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25岁,未婚。平素月经量偏多,周期尚准,此次经量明显增多,已6日未止,色紫黯,质稠有黑色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边有瘀点,脉涩有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4岁,2002年5月20日诊。因时房事不节,多次人流后,一年来出现腰酸,小腹隐痛,月经量少,经期尚可,近2个月来,月经点滴即净,血色淡黯,质稀,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沉弱,两尺尤甚。


正确答案: 诊断:月经过少。
证型:肾虚型。
辨证分析:房事不节,屡次堕胎致肾气不足,精血亏虚,冲任气血衰少,血海失充,故月经点滴即净。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主方:归肾丸加减。
用药:当归、熟地、山茱萸、杜仲、山药、怀牛膝、甘草。

第2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28岁,已婚。主诉:产后恶露量多25日未净。现恶露量较多,色深红,质稠黏,其气臭秽,伴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正确答案: 诊断:恶露不绝。
证型:血热型。
辨证分析:平素嗜食辛辣之品使体内蕴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恶露量多,过期不止。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方:保阴煎加味。
用药:生地、熟地、白芍、山药、续断、黄芩、黄柏、甘草、煅牡蛎、炒地榆。

第3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及用药)患者,女性,47岁。患腹痛已年余,经常脐周隐痛,用热水袋温按可止,大便镜检无异常,四肢酸痛,饮食无味。月经愆期,色淡量少,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曾服理中汤无效。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虚劳腹痛。
证型:中焦虚寒,营卫不足。
辨证分析:患者中焦脾虚,脾虚营弱,不能营养脉络,故腹痛;中焦虚寒,得温则痛减;气血生化乏源则月经愆期,色淡量少;脾虚不能营养肢体,则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沉弦均为中焦虚寒,营卫不足的征象。
治法:甘温建中,补益气血。
主方:小建中汤加减。
用药:饴糖、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

第4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19岁,未婚。患者年过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体质素弱,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红,苔少,脉沉弱。


正确答案: 诊断:原发性闭经。
证型:肾气亏损。
辨证分析: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盛,天癸未至,冲任未通,故月经迟迟未至。
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主方: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用药: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紫河车、覆盆子、枸杞子、熟地、当归、桑寄生、艾叶。

第5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18岁,未婚。主诉经前2~3日鼻衄已2年。13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提前7~9日,量少,色鲜红,行经2日,近2年,每于经前2~3日鼻衄,遇情志影响则衄血增多。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头晕。刻诊:月经将临,舌边红,脉弦数。


正确答案: 诊断:经行吐衄、月经先期。
证型:肝经郁火。
辨证分析:肝经郁火,热伏冲任,行经时冲气偏盛,冲气夹肝火循经上逆,热伤血络,血随气升,故衄血。热扰冲任,则经期超前;肝郁化火,则烦躁易怒,头晕;舌边红、脉弦数均为肝热之象。
治法:疏肝清热,引血下行。
主方:清肝引经汤。
用药:当归、白芍、生地、丹皮、栀子、黄芩、川楝子、茜草、牛膝、白茅根、甘草。

第6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25岁,未婚。平素月经量偏多,周期尚准,此次经量明显增多,已6日未止,色紫黯,质稠有黑色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边有瘀点,脉涩有力。


正确答案: 诊断:月经过多。
证型:血瘀型。
辨证分析:瘀血内阻,阻滞冲任胞络,新血难安,经血妄行。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主方:失笑散加味。
用药:蒲黄、五灵脂、茜草、血余炭、益母草。

第7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25岁,未婚。月经周期正常,经期7日,近1年来每于月经过后8日左右,阴道即见少量出血,色红,质黏腻,持续3~4日自止,伴神疲乏力,胸闷烦躁,食欲不佳。舌苔黄腻,根部稍厚,脉滑。


正确答案: 诊断:经间期出血。
证型:湿热证。
辨证分析:湿邪下注,蕴而生热,氤氲之时,阳气内动,湿热互结,扰动血海,致经间期出血。
治法:清利湿热。
主方: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用药:当归、白芍、生地、丹皮、黄柏、牛膝、香附、黑豆。

第8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23岁。头面、上肢红肿、丘疹4天。患者4天前染发后出现颜面部红肿、随之出现丘疹,瘙痒剧烈,渗出不多。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诊断:接触性皮炎。
诊断依据:有明确的接触史;颜面部红肿、丘疹,渗出不多,瘙痒剧烈。
证型:风热壅盛型。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用药:荆芥、防风、黄芩、蝉蜕、苦参、当归、生地、连翘、牛蒡子、甘草。
外治法: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

第9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0岁。自觉阴部生疮,肿胀已化脓、疼痛,行动艰难,伴高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腻。


正确答案: 诊断:阴疮。
证型:热毒型。
辨证分析:感染邪毒,或湿热毒邪蕴积于下,伏于肝经,与血相搏,郁结成疮。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主方:仙方活命饮
用药:金银花、甘草、天花粉、防风、穿山甲、皂刺、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贝母、白芷、陈皮。

第10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0岁。常年性早晚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已3年,冬秋为多。平素畏风,易患感冒,疲倦,精神不振,食纳一般。检查见下鼻甲肿大,暗红,舌质正常,苔薄白,脉细。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鼻鼽。
西医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
证型:气虚鼻窍失煦证。
辨证分析:患者肺脾气虚,气虚则卫表不固,不任风寒,故畏风而易患感冒,早晚发作鼽嚏为多;脾气虚则倦怠乏力少气,精神不振。
治法:益气固表,祛风止嚏。
主方: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
用药:黄芪、桂枝、白术、白芍、防风、乌梅、大枣、细辛、蝉蜕、甘草、生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