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本知识

问答题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儿,女,2岁。突然高热1日,抽搐3次。抽搐时神昏,肢体强直,两目直视,但每次时间短暂,伴鼻流稠涕、微咳喷嚏。舌质红,苔黄,咽红脉滑。

题目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儿,女,2岁。突然高热1日,抽搐3次。抽搐时神昏,肢体强直,两目直视,但每次时间短暂,伴鼻流稠涕、微咳喷嚏。舌质红,苔黄,咽红脉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及用药)患者,男性,40岁。患者大便溏,色紫黑。经服多种中药效果欠佳。来诊时患者上腹部隐痛,得温则减,短气心慌,头晕,面色苍白,畏冷,大便如柏油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便血。
证型:中焦虚寒。
辨证分析:中焦虚寒,脾不统血。
治法:温脾摄血。
主方:黄土汤。
用药:甘草、干地黄、白术、制附子、阿胶、黄芩、灶中黄土。

第2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38岁。患者3小时前被汽油烧伤双下肢,起水疱,创面剧烈疼痛,发热,烦躁,口干,小便短赤。体查:双下肢可见大小不一的水疱,舌红苔黄,脉弦数。


正确答案: 诊断:烧伤(浅二度)。
诊断依据:3小时前被汽油烧伤双下肢,起水疱;双下肢可见大小不一的水疱。
证型:火热伤津型。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
用药:黄连、黄芩、山栀、黄柏、生地、麦冬、金银花。
外治法:创面清创后,用地榆膏、湿润烧伤膏换药。

第3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及用药)患者,女性,41岁。患慢性胰腺炎,常因情绪波动,或饮食不慎,引起急性发作。其症:左上腹痛,引及左侧背部亦痛,伴有寒热口苦,胸胁逆满,呕吐黄绿苦水,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腹满痛。
证型:腹满里实兼少阳证。
辨证分析:患者左上腹痛,引及左侧背部亦痛,伴有寒热口苦、胸胁逆满、呕吐黄绿苦水等症状均属少阳证,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滑则为阳明里实证。
治法:和解少阳,通腑泄实。
主方:大柴胡汤加减。
用药: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

第4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37岁。近1年来精神忧郁,情绪易于波动,心烦失眠,时呵欠频作,或无故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口干,大便结,舌质红或嫩红,苔少,脉细弱或细弦。


正确答案: 诊断:妇人脏躁。
证型:心脾两虚型。
辨证分析:思虑不解,积久伤心,心血不足,神无所附,或劳倦伤脾,化源不足,心失所养,神无所归,而发为脏躁。
治法:甘润滋养,养心安神。
主方:甘麦大枣汤加酸枣仁、柏子仁。
用药:小麦、甘草、大枣、酸枣仁、柏子仁。

第5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0岁。新产3日,突然晕厥1次。患者3日前在家足月顺产一男婴,时天气寒冷,产后即感寒冷,渐至颤抖,恶露极少,少腹阵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不省人事,颈项强直,两手握拳。舌紫脉涩。


正确答案: 诊断:产后血晕。
证型:瘀阻气闭型。
辨证分析:由于产于家中,时值隆冬,感受寒邪,气血凝滞,以致恶露不下,停蓄小腹,则痛而拒按。瘀血不去,则新血不能上荣,致使心肺受损,故神昏,气粗喘促。营卫流行不畅,经络阻滞,故两手握拳,口噤。舌紫脉涩为瘀阻气滞之象。
治法:行气逐瘀。
主方: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用药:血竭、没药、当归、川芎。

第6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24岁。全身出现风团4日。患者4日前因食牛肉后全身出现风团,风团鲜红,瘙痒,伴腹部疼痛,腹泻,口干。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正确答案: 诊断:瘾疹(荨麻疹)。
诊断依据:有食牛肉史;全身出现风团,风团鲜红、瘙痒,伴腹部疼痛。
证型:胃肠积热型。
治法:疏风清热,通腑行滞。
主方:防风通圣散加减。
用药:防风、荆芥、生大黄、厚朴、枳壳、川芎、黄芩、甘草。
外治法: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局部外搽。

第7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23岁。头面、上肢红肿、丘疹4天。患者4天前染发后出现颜面部红肿、随之出现丘疹,瘙痒剧烈,渗出不多。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诊断:接触性皮炎。
诊断依据:有明确的接触史;颜面部红肿、丘疹,渗出不多,瘙痒剧烈。
证型:风热壅盛型。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用药:荆芥、防风、黄芩、蝉蜕、苦参、当归、生地、连翘、牛蒡子、甘草。
外治法: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

第8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及用药)患者,男性,62岁。患者10日前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咽干,微咳嗽,经治未效。来诊时诉仍发热,自觉腹胀满3日,微恶寒,汗出,大便秘结,口干思饮,咳嗽痰黄,胃纳尚可,舌淡红苔薄黄,脉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腹满病。
证型:里实腹满兼表证未解。
辨证分析:外感风寒邪气,表邪未尽解,部分邪气入于阳明,热迫于肠,实热内结,腑气壅滞。
治法:攻下里实,兼解其表。
主方:厚朴七物汤。
用药: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

第9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0岁。自觉阴部生疮,肿胀已化脓、疼痛,行动艰难,伴高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腻。


正确答案: 诊断:阴疮。
证型:热毒型。
辨证分析:感染邪毒,或湿热毒邪蕴积于下,伏于肝经,与血相搏,郁结成疮。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主方:仙方活命饮
用药:金银花、甘草、天花粉、防风、穿山甲、皂刺、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贝母、白芷、陈皮。

第10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6岁,2000年8月18日住院。发热,头痛2日,抽搐2次。患者住院后病情加重,体温40℃,西药治疗不显效,中医会诊:症见高热无汗,面潮红,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神昏谵语,苔黄,脉弦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暑温。
证型:暑热动风证。
辨证分析:患儿8月发病,症见高热无汗、苔黄、脉弦数,为暑热炽盛之证,暑为阳邪,炎热酷烈,最易内陷厥阴,引动肝风,故见抽搐,牙关紧闭;暑气通于心,暑热扰心则神昏谵语,故证属暑热炽盛,肝风内动。
治法:清泄暑热,熄风定痉。
主方:羚角钩藤汤。
用药:羚羊角、钩藤、生地黄、桑叶、菊花、茯神、竹茹、川贝母、白芍、甘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