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与法规

问答题空气阻断:如洁净区洗手池漏水不增加单向阀,在排污管出现问题时,水封处水反压造成影响。(TZ-51、FL-29)

题目
问答题
空气阻断:如洁净区洗手池漏水不增加单向阀,在排污管出现问题时,水封处水反压造成影响。(TZ-51、FL-29)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风险管理要求考虑“问题、概率、后果”,如果我们来考虑几个问题:水能否倒流到人员的手上?单向阀是否达到密封要求?安装的价值何在?那就可得到一个结论,不需要安装单向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CIP设备碱液罐上的工业蒸汽上冷凝水排放管路是否需要采取空气阻断(其中普通排水和冷凝水排放管路是使用三通加阀门来控制(气动阀)?(TZ-51、FL-29)


正确答案: 与产品容器/储罐不直接或间接接触的设备(例如夹套),不需要考虑空气阻断,其它就需要根据风险情况来考虑。例如,产品灭菌柜,容器已密封,水和蒸汽不直接接触产品,但由于产品有可能存在小的渗漏,一般仍采取空气阻断方式,这在欧美已是几十年前的共识。

第2题:

C级区设备排水的airbreak形式?如果用培训材料中的A形式,漏斗敞开对房间环境有影响,如果将漏斗用盖密封,又不好检查。(TZ-51、FL-29)


正确答案: 这是一种很通用的做法,在国际标准ASME和BPE中收载,房间保持正压,漏斗以下有水封,请问漏斗对房间有什么影响?不会有不良影响。可从国际标准中找相关内容,加深理解。

第3题:

不同洁净区域内的洗手池、清洗槽、洗衣机、灭菌柜排放管路是否需要采取空气阻断以及采取何种方式?(TZ-51、FL-29)
洗衣机、洗手池通常可取阀门形式;除菌过滤器等的需要浸泡的清洗槽、灭菌柜应取空气阻断的方式。这些完全是根据风险的大小来确定的,具体方法已在讲稿中以示例方式介绍了。注意,对无SIP的设备而言,空气阻断是很极为容易实现的。

第4题:

空气阻断:如洁净区洗手池漏水不增加单向阀,在排污管出现问题时,水封处水反压造成影响。(TZ-51、FL-29)


正确答案: 风险管理要求考虑“问题、概率、后果”,如果我们来考虑几个问题:水能否倒流到人员的手上?单向阀是否达到密封要求?安装的价值何在?那就可得到一个结论,不需要安装单向阀。

第5题:

空气阻断法能解决设备之间的窜气和回水问题,但如何解决回水及排水管道堵塞时,通过阻断位置的缺口漏水至工厂夹层的问题?(TZ-51、FL-29)


正确答案: 这是日常维护及预防性维修计划需要解决的内容,与空气阻断无直接相关性。

第6题:

灭菌整个过程均为正压,灭菌柜的排水管能否硬连接至地漏既无空气阻隔?灭菌柜安装在一般生产区?(TZ-51、FL-29)


正确答案: 脉动真空灭菌柜及多种形式的产品灭菌柜,为强化控制污染的风险,欧美均设空气阻断,并在设计中同时考虑了节水和节能,建议从这个方向去考虑,设空气阻断,请注意,当灭菌柜不运行时,排水管中的污染有进入灭菌柜腔室的风险,这是GMP不希望看到的缺陷;灭菌柜可安装在一般控制区。

第7题:

空气阻断方法中,地面上漏斗状地漏不排水时是否要加盖或直接加一个阀门,不排水时关闭,防止地下水管中的气体冲出?(TZ-51、FL-29)


正确答案: 不需要,因为排水管路是有一个水封的,这个水封大体有2000帕的压力,下水道的气体要克服这个阻力才能冲出。如果有水冲出,说明可能存在二方面的问题:一是设计/安装问题,设计不合理,管径太小,倾斜度不够,或不方便维护;另一个问题是管路长期使用,堵了,缺乏必要的维护。

第8题:

具有CIP、SIP功能,处于C级区用于配制各种药液的配液罐,相对应的区域包括C级区和D级区,其排放管路是否需要采取空气阻断?以及采取何种方式?(TZ-51、FL-29)
应当采取空气阻断方式,具体方法已见邓海根老师专稿以示例方式介绍的方案。

第9题:

灭菌器(使用山东新华的设备)(器具灭菌、安瓿灭菌)的排水是否也是设有空气阻断?(TZ-51、FL-29)


正确答案: 这是新版GMP中的要求,以前的灭菌柜是否安装,要按规范的要求去检查。

第10题:

法规规定“防止倒灌”,对配液罐可否采用正压保压取代“空气阻断?”(TZ-51、FL-29)


正确答案: 请问,当你投料时,如何保持正压?
空气阻断条款的制订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欧美发生了严重的药难事件,直接原因是大容量注射剂的污染,技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生产设备直接接入地漏则是十分重要的原因。FDA组织了特别调查组,经仔细、严慎的调查采取了这一应对措施—空气阻断。
欧盟无菌药品附录第50条、WHO无菌药品第11.6条及我国规范无菌药品附录第29条均有明确规定。空气阻断成为美国工程师协会及卫生工艺设备中确定的国际标准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法规的要求体现了对风险的特别关注,我们对此法规的要求切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