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住院医师外科

单选题成人失血1000~1300ml(20%~25%),首先考虑输入()。A 全血B 血浆C 浓缩红细胞D 白蛋白E 晶体液

题目
单选题
成人失血1000~1300ml(20%~25%),首先考虑输入()。
A

全血

B

血浆

C

浓缩红细胞

D

白蛋白

E

晶体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成年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

A.全血

B.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清蛋白

E.晶体液


正确答案:E

第2题:

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

A.全血
B.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白蛋白
E.晶体液

答案:E
解析:
失血量达总血容量的10%~20%(500~1000ml)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及其严重程度,同时参照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有症状者可输入胶体液、代血浆等扩充血容量。快速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45分钟内输入1000~2000ml。若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维持时,表明失血量较小,且已停止出血。故选E。

第3题:

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下列哪种成分?( )

A、白蛋白

B、全血

C、浓缩红细胞

D、血浆

E、晶体液


参考答案:E

第4题:

A.全血
B.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浓缩粒细胞
E.新鲜冰冻血浆

严重创伤大失血宜输入( )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成人失血1000~1300ml(20%~25%),首先考虑输入

A.全血
B.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白蛋白
E.晶体液

答案:E
解析:
凡一次失血量达总血量的10%~20%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以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病人心率加快,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但HCT常无改变,此时输入适量晶体液。若出血量达20%时,可出现HCT下降,此时除了输入晶体液之外还应输入浓缩红细胞提高携氧能力。原则上失血量在30%以下时,不输全血。

第6题:

急性失血输血合理的是

A.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20%,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
B.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35%,只输浓缩红细胞
C.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5%,输浓缩红细胞
D.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20%,可考虑不输血
E.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55%,只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

答案:D
解析:

第7题:

失血时的输血原则,正确的是

  

A. 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 10%,不需要输血
  B. 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 10% 20%,输入晶体和胶体液
C.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 20% -30%,输入适当浓缩红细胞
D.失血量大于总血容量的 30%,应该全部输入全血

答案:A,B,C
解析:

第8题:

急性出血时,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多少时,需输注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再配合晶体液和胶体液及血浆补充血容量

A、10%

B、15%

C、20%

D、25%

E、30%


参考答案:E

第9题:

输血的主要适应证是是创伤和手术失血,在病人心肺代偿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现代输血观念认为( )

A.失血量小于20%,即应输血以加速病人恢复
B.失血量达20%~30%,可输晶体液+代血浆+白蛋白液+浓缩红细胞
C.失血量达30%,可输晶体液+胶体液+浓缩红细胞+全血
D.失血量达50%,除补充上述“C”项成分外,可加用浓缩白蛋白
E.失血量大于血容量的80%,除补充上述“D”项成分外,还要加输凝血因子和浓缩血小板以改善凝血机制

答案:B,C,D,E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70岁,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来诊。经手术止血后应首先考虑输入()

  • A、新鲜全血
  • B、新鲜血浆
  • C、浓缩红细胞
  • D、人血清蛋白
  • E、晶体液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