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学高级)

多选题需做骨髓穿刺检查的是()A贫血、黄疸,Coomb试验阳性B长期发热、贫血C出血、血小板减少D全血细胞减少、有幼稚细胞E巨脾、进行性消瘦

题目
多选题
需做骨髓穿刺检查的是()
A

贫血、黄疸,Coomb试验阳性

B

长期发热、贫血

C

出血、血小板减少

D

全血细胞减少、有幼稚细胞

E

巨脾、进行性消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25岁,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低于正常值,疑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现需做骨髓穿刺术。


参考答案:(1)患者体位(1分)胸骨或骼前上棘穿刺时,模拟人仰卧位;棘突穿刺时,模拟人坐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模拟人侧卧位。(2)选择穿刺部位(可选择任何一个正确穿刺点)(2分)骼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胸骨穿刺点位于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3)消毒、局麻操作(7分)①洗手、戴口罩、帽子,穿洁净工作服。(1分)②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cm。(2分)③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其余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两手分别把反折部翻至袖口上。(2分)④铺消毒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2分)(4)穿刺操作(8分)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2分)②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酸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2分)③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做涂片数张备送做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分)④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塞阻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1分)⑤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1~2min,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1分)⑥向患者告知骨髓穿刺情况,骨髓穿刺后应注意的问题。(1分)(5)提问骨髓穿刺的禁忌证有哪些?(2分)答:对血友病患者禁忌做骨髓穿刺。

第2题:

临床情景:患者,男性,38岁。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需行骨髓检查。要求:请为患者行骨髓穿刺术并涂片。


参考答案:1.操作前准备。(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2)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3)选择常用的穿刺点之一,并在体表定位(任选1个):①髂后上棘穿刺点:患者侧卧位,取髂后上棘突出的部位。②髂前上棘穿刺点:患者仰卧位,髂前上棘,取骨面较宽、平处。③胸骨穿刺点: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4)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及外消毒2遍,范围正确。2.骨髓穿刺及涂片操作过程(1)戴无菌手套。(2)铺洞巾。(3)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骨膜作局部浸润麻醉。(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5)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慢钻刺骨质,直至穿刺针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提示穿刺成功。(6)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0.1~0.2ml骨髓液。(7)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作骨髓液推片2张。(8)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无菌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穿刺点,用胶布固定。3.提问骨髓穿刺检查前是否需要同时做一个外周血涂片检查,为什么?答:需要,目的是做对照检查。4.职业素质①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骨髓穿刺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时注意无菌观念,动作轻柔规范,体现爱护患者的意识,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3题:

女性,56岁,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需进行骨髓检查。请为患者行髂骨骨髓穿刺术并涂片。


参考答案:1.操作前准备(1)物品准备:骨穿刺包一个。(2)操作者自身准备:戴口罩、帽子(鼻孔、头发不外露),洗手。(3)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2.操作步骤(1)选择正确的穿刺点及体位:常用的一个穿刺点(髂后上棘、髂前上棘穿刺点)。根据选择的穿刺点置患者于相应体位,并在体表标记穿刺点。(2)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2~3遍。(3)戴无菌手套,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骨膜行局部浸润麻醉。(4)穿刺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度的长度(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②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直至穿刺针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表明穿刺成功。③拔出针芯,放置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取0.1~0.2ml骨髓液。④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迅速做骨髓液推片2张(待骨髓穿刺操作结束后补做)。⑤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无菌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穿刺点,用胶布固定。

第4题:

为明确诊断需先行哪项检查

A.骨髓活检

B.肝穿刺

C.脾穿刺

D.剖腹探查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应做的检查是

A.CT

B.直腿抬高试验

C.骨髓穿刺检查

D.穿刺抽脓

E.骨盆正位片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临床情景:患者,女性,33岁,血常规检查是示血小板减少,需行骨髓检查。要求:请为患者(医学模拟人)行骨髓穿刺并涂片。考试时间:11分钟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总分20分)(全过程中任何步骤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一处扣2分)一、标准正确的穿刺点及体位(2分)(一)选择常用的穿刺占(任选1个)(1分)髂后上棘穿刺点(患者取侧卧位,取髂后上棘突出的部位)髂前上棘撮刺点(患者仰卧位,髂前上棘,取骨而较宽、平处)胸骨穿刺点(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二)根据选择的穿刺点嘱患者取相应体位,并在体表标记穿刺点(1分)。二、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1分)三、消毒、铺巾、局麻(4分)(一)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2~3遍(1分)。(二)戴无菌手套(1分)。(三)铺洞巾(1分)。(四)用2%利多卡因自穿刺点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逐层浸润麻醉(2分)。四、穿刺操作(9分)(一)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1分)。(二)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慢钻刺骨质,直至穿刺针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提示穿刺成功(2分)。(三)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0.1~0.2ml骨髓液(2分)。(四)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作骨髓推片2张(待骨髓穿刺操作结束后补做)(2分)。(五)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无菌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穿刺点,用胶布固定(2分)。五、提问(2分)(一)骨髓穿刺部位有哪些(1分)?答:穿刺部位有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答出1项得0.5分,答出2项即可)。(二)骨髓培养时,需抽取多少骨髓标本(1分)?答:骨髓培养时,骨髓邮邮量以1~2ml为宜。六、职业素质(一)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骨髓穿刺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时注意无菌观念,动作要轻柔规范,体现爱护患者的意识。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1分)。(二)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1分)。

第7题:

该患者确诊需做的检查是

A.骨髓涂片检查

B.遗传学检查

C.基因检查

D.骨髓活检

E.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正确答案:A

第8题:

患者女性,经检查需做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前度如何与患者谈话?


参考答案:首先向病人说明穿刺是为了明确诊断:简单介绍腹腔穿刺术的操作过程,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检查方法,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腹腔穿刺前嘱患者排尿。

第9题:

关于骨髓穿刺,错误的是

A、骨髓穿刺以髂骨前、后上棘最常用

B、穿刺时,抽取骨髓液仅需2~3ml

C、一个穿刺部位吸取骨髓液过多,会使骨髓稀释

D、初诊患者应治疗前穿刺

E、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参考答案:B

第10题:

为进一步确定诊断,需做何检查

A.尿常规

B.便常规

C.血细菌培养

D.骨髓象检查

E.肝脏穿刺活检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