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学高级)

问答题在霍乱流行时,如何控制传染源?

题目
问答题
在霍乱流行时,如何控制传染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霍乱流行时,应加强对车辆、船舶、飞机上旅客的医学观察。对患者应隔离治疗。对接触者应严密检疫5天,留粪培养并服药预防,如多西环素300mg,顿服,或诺氟沙星200mg,3次/天,连服2天。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厌氧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
A

常有原发的基础病,多为混合感染及医院内感染

B

最多见的致病菌是脆弱类杆菌

C

易并发血栓性静脉炎及迁徙性脓肿

D

易并发肺炎,婴幼儿患者尤为常见

E

预后较差,常合并需氧菌感染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 )
A

循环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免疫系统

D

神经系统

E

呼吸系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多选题
有关立克次体病的特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感染后免疫力短暂

B

节肢动物常为传播媒介

C

在细胞内以复制方式繁殖

D

所致疾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E

对所有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敏感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本题考立克次体病的特点,立克次体感染后免疫力持久,立克次体在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广谱抗生素敏感,磺胺药可加重病情,应禁用。

第4题:

单选题
男,40岁,广州市居民,于2003年2月15日开始出现发热,干咳,于2月21日入院。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5℃,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肝于肋下1.0cm可触及,质软,脾未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3.65×109/L,分类计数N0.75%,L0.1%。X线胸片示双肺有斑片状炎症。本例最可能诊断是()
A

流行性感冒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肺结核

D

真菌性肺炎

E

大叶性肺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急性发热,干咳,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下降,胸片示双肺炎症。提示有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可能性。

第5题:

单选题
女,20岁。乏力、食欲减退半年。骨髓象示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幼红细胞40%,细胞体积增大,染色质疏松,细胞质量丰富,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质。最可能的病因是()
A

溶血性贫血

B

巨幼细胞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急性失血性贫血

E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
A

恶性疟

B

间日疟

C

卵形疟

D

三日疟

E

恶性疟和卵形疟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恶性疟。

第7题:

判断题
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只限于能产生肠毒素的菌株。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猫类是其重要传染源

B

其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高血容量综合征多发生于少尿期

D

大量补充血容量是解决尿毒症的好方法

E

不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肥达反应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应用伤寒沙门菌“0”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2)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第3~4周的阳性率最高,可达70%以上。
(3)有少数患者抗体阳性出现较迟或者效价水平较低,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4)评价肥达反应的结果时,应注意下列几点:①“0”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②若只有“0”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若只有“H”抗体上升而“0”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经伤寒菌苗,预防接种,或因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③沙门菌D群与A群有部分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产生“O”与“H”的交叉反应;④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出现假阳性反应;⑤部分血培养阳性证实的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却有假阴性结果。因此,肥达反应对诊断伤寒有帮助,但不能作为确诊的惟一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我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主要是()
A

泰国病毒及多布拉成病毒

B

普马拿病毒及希望山病毒

C

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

D

索托伯拉雅病毒及真尔托卡尼翁病毒

E

希望山病毒及汉城病毒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