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基护士护理基本知识

问答题试述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配合措施。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配合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的估计。


参考答案: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每天超过10ml时,隐血试验阳性;50~100ml以上,可表现黑便;胃内积血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根据是否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可估计失血的程度。急性大出血时,首先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口渴、心动过速,其次是血压下降,而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下降较迟,所以不能只根据血压及血象判断病情。

第2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1)呕血与黑便。
(2)周围循环衰竭,一般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
(3)贫血。
(4)发热。

第3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时出血量的估计。


参考答案:上消化道出血时出血量每天超过10ml时,隐血试验阳性;50~100ml以上,可表现黑便;胃内积血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根据是否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可估计失血的程度。急性大出血时,首先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口渴、心动过速,其次是血压下降,而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下降较迟,所以不能只根据血压及血象判断病情。

第4题:

试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措施。


正确答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措施包括:
(1)药物止血:①血管加压素:为常用药物,作用是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及其侧支循环的压力,从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推荐剂量是0.2U/min静脉持续滴注,视治疗反应,可逐渐增加剂量至0.4U/min。②生长抑素:止血效果肯定,因不伴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故短期使用几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但价格较贵。③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血小板凝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诱导的止血作用需在pH>6.0时才能有效发挥,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块在pH<5.0的胃液中迅速被消化。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具有止血作用。
(2)内镜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大出血,在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至曲张静脉,或用皮圈套扎曲张静脉,可达到止血目的,并有效防止早期再出血,是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手段。
(3)气囊压迫止血:经鼻腔或口腔插入三腔二囊管,进入胃腔后先抽出胃内积血,然后注气入胃囊(囊内压50~70mmHg),向外加压牵引,用以压迫胃底,若未能止血,再注气入食管囊(囊内压35~45mmHg),压迫食管曲张静脉。气囊压迫过久可引起粘膜糜烂,故持续压迫时间最长不应超过24小时,放气解除压迫一段时间后,必要时重复充盈气囊恢复牵引。气囊压迫止血效果确定,但缺点是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由于不能长期压迫,停用后早期再出血率高。

第5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配合措施。


正确答案: (1)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出血时患者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治疗护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师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4)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有无紧张、恐惧或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解释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关心、安慰患者。

第6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方法。


参考答案:①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治疗未明显改善,或暂好转又有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③RBC、Hb、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清BUN持续或再次升高。

第7题:

试述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嘱病人安静卧床做好心理护理,安定情绪,取平卧下肢抬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要避免呕血引起窒息。
(2)饮食:呕血病人应禁食,仅有少量柏油便者,可进流质,大便转黄改半流质。
(3)检查血型,做好交叉配合。
(4)补充血容量:快速静脉输液。补液量根据失血量而定,右旋糖酐24小时内不宜超过1000mL。应及时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宜用新鲜血,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5)对胃出血可行胃降温止血,用加有止血剂的冰盐水行胃灌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用三腔或四腔气囊管压迫止血等。
(6)注意口腔护理,呕血后给温开水漱口。
(7)仔细观察病情:①注意有无呕血及便血;②全身情况和神志变化;③反复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④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⑤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⑥记录每小时尿量;⑦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⑧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⑨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处理原则:卧床休息,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当使用镇静剂(肝硬化患者禁用)。应用止血药,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0mL水中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血管加压素10U加在5%葡萄糖2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用量不宜超过3次,以降低门脉压,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止血效果。并可用三腔或四腔气囊管压遣止血。输液输血,防止休克及电解质平衡紊乱。预防并发症。必要时手术。

第8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方法。


参考答案:(1)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2)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治疗未明显改善,或暂好转又有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3)RBC、Hb、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4)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BUN持续或再次升高。

第9题:

试述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 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治疗:
⑴一般处理:①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②肌注地西泮10mg,禁食或者流质食物③插食管④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温度,皮肤与甲床色泽,静脉充盈度⑤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24小时出入液量,留置导尿管⑥静脉穿刺,测CVP⑦测血常规,血型和出凝血时间,血气分析,血清钾、钠等,肝肾功能检测⑧老年人或者有心血管疾病者检测心电图⑨出血后发热,不适用抗生素
⑵输血补液与抗休克
⑶止血措施:①胃内降温②口服止血剂③静脉止血药物④介入治疗⑤内镜下局部止血(首选)a内镜直视下止血b局部注射药物止血
⑷消化性溃疡与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治疗:①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前列腺素)②其他(氢氧化铝凝胶)
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①三腔气囊管②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普萘洛尔,血管扩张剂)③硬化疗法与栓塞疗法
⑹外科手术治疗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大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

正确答案: (1)体位引流。立即将病人置于俯卧头低足高位(头部向下倾斜45°~60°)引流,轻拍背部以利于血液流出。
(2)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时,立即用开口器撬开闭合的牙关或先用金属汤匙撬开牙关,然后用开口器张开口腔,用舌钳将舌拉出,抽吸以清除口腔血凝块和血液。必要时做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
(3)在解除呼吸道堵塞的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适当应用呼吸中枢兴奋药,以改善缺氧。
(4)无自主呼吸时,可施行人工呼吸,或将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