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住院医师急诊科

单选题患者男,8岁,因胸闷、心悸1周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20/70mmHg,心率75次/分,体瘦,口唇微紫,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根据以上结果,该患者的诊断是()。A 房缺B PDAC 室缺D 法洛四联症E 肺动脉高压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8岁,因胸闷、心悸1周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20/70mmHg,心率75次/分,体瘦,口唇微紫,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根据以上结果,该患者的诊断是()。
A

房缺

B

PDA

C

室缺

D

法洛四联症

E

肺动脉高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8岁,因胸闷、心悸1周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 120/70 mmHg,心率75次/分,体瘦,口唇微紫,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房缺

B.PDA

C.室缺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高压


正确答案:AC

第2题:

男,23岁。因发热3周,心悸、不能平卧1天就诊。3周前体温38%,伴流涕,经治疗好转,近1天出现心悸、气促,不能平卧。既往体健。查体:BP110/70mmHg。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卫生保健系统开展的戒烟策略

B.临床日常诊疗时的戒烟策略

C.减少新吸烟者策略

D.减少被动吸烟策略

E.社区戒烟策略


正确答案:E

第3题:

男,50岁。因持续心悸5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42/80mmHg,心界不大,心率132次/分,心律不齐。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控制心室率宜首选的药物是

A、普罗帕酮

B、华法林

C、胺碘酮

D、比索洛尔

E、腺苷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28岁。因误吸氰化氢气体0.5h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BP140/90mmHg。意识不清,时有肢体痉挛。皮肤、黏膜及口唇呈鲜红色。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115次/min,律齐。氰化物中毒的惊厥期的表现()

  • A、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
  • B、严重时可出现角弓反张
  • C、感觉和反射消失
  • D、有呼吸暂停现象
  • E、全身肌肉松弛
  • F、排尿、粪失禁

正确答案:A,B,D,F

第5题:

女,28 岁,既往有反复扁桃体炎史。查体:T36.2℃,P78 次/分,R16 次/分,BP120/70mmHg。心律平整,双侧扁桃体 II 度肿大。双肺(-),心尖博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侧卧时杂音更加明显。现患者突然心悸,查体 P85 次/分, 血压 110/70mmHg,心率 102 次/分,心律不整,现在患者杂音可能的改变

A. 无改变
B. 舒张早期增强
C.舒张晚期减弱
D.舒张早期减弱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男,23岁。因发热3周,心悸、不能平卧1天就诊。3周前体温38%,伴流涕,经治疗好转,近1天出现心悸、气促,不能平卧。既往体健。查体:BP110/70mmHg。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E

第7题:

刘某,男,66岁,退休,2004年10月13日初诊。3天前突发胸闷,胸痛,呈刺痛样,以心前区明显,入夜痛甚,伴心悸,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舌质紫暗,脉沉涩。T 36.5℃,P 72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舌质紫暗,脉沉涩。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V、VV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0.1mV。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


答案:
解析: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胸闷、胸痛,呈刺痛样,心悸等为主要表现,可诊为胸痹心痛,属心血瘀阻证。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胸部刺痛;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候。
西医诊断依据:①患者,男,66岁;②胸闷,胸痛,以心前区明显,经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③心电图多导联ST段下移。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西医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 生地10g 桃仁10g 红花6g 赤芍15g 枳壳10g 柴胡10g 川芎10g 桔梗10g 怀牛膝15g 丹参15g 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第8题:

患者,男,25岁,低热、咳嗽、胸闷半个月就诊。查体:BP120/70mmHg,左肺呼吸音减弱、语音震颤减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

B、肺梗死

C、肺结核

D、肺脓肿

E、胸腔积液


参考答案:E

第9题:

鲁某,男,32岁,进城务工人员。因发热伴咳嗽1个月入院。病人既往体健,近1个月来自觉乏力、午后低热,体温在38℃左右,且夜间多汗,体重减轻约5kg。身体评估:体温37.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左肺叩诊浊音,上肺呼吸音粗,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率90次/分,心律齐。X线胸片结果显示左胸膜腔大量积液。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脓气胸
  • B、肺癌
  • C、肺炎球菌肺炎
  • D、肺脓肿
  • E、结核性胸膜炎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李某,男,20岁,学生。2004年10月25日初诊。昨天下午因受凉于今晨7点左右突发高热,伴头痛,微恶寒,鼻塞,流浊涕,咽痛。T39.1℃,P96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神清,精神差,面红,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WBC11.4×109/L,N80%;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正确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高热、微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痛等为临床表现,可诊为感冒,属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发热、微恶寒,风热上扰则头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肺气不宣,故见咽痛,鼻塞,流浊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西医诊断依据:①有外感病史;②有发热、微恶寒、头痛、鼻塞、咽痛等症状;③体查:T39.1℃,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④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入院诊断:中医诊断:感冒(风热犯表证)。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5g竹叶10g荆芥10g牛蒡子10g薄荷6g(后下)生石膏20g(包煎)菊花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