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学(医学高级)

单选题14岁女孩,半年来学习成绩下降,期中考试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受到父母责骂和同学歧视,渐渐情绪低落、恐慌、内疚、少言寡语、喜独处,思维渐迟钝。该女孩可能患()A 多动症B 精神分裂症C 抑郁症D 焦虑症E 孤独症

题目
单选题
14岁女孩,半年来学习成绩下降,期中考试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受到父母责骂和同学歧视,渐渐情绪低落、恐慌、内疚、少言寡语、喜独处,思维渐迟钝。该女孩可能患()
A

多动症

B

精神分裂症

C

抑郁症

D

焦虑症

E

孤独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内疚包括幸存者内疚和对他人受到伤害的内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

第2题:

某中学初二年级共有620名学生参加期中考试,其中语文及格的有580名,数学及格的有575名,英语及格的有604名,以上三门功课都及格的至少有多少名同学?

A.575

B.558

C.532

D.519


正确答案:D
语文不及格的有620-580=40名,数学不及格的有620-575=45名,英语不及格的有620-604=16名,最坏的情况是将这些名额不重复地分给40+45+16=101名同学,即至少有一门不及格的学生最多有101名,所以三门功课都及格的至少有620-101=519名学生,选D。

第3题:

华明在初二期中考试时成绩为班级14名,期末考试时成绩下降到30名,由于成绩的下降,华明受到了家长的批评和责骂。那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起落,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A、是学生存在骄傲心理,不好好学习的结果,应该说服教育

B、对学习成绩下降不能容忍,批评教育后送辅导班加强学习

C、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是成长的契机

D、成绩下降是个危险信号,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要慎重对待


参考答案:C

第4题:

小红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父母离婚后,她与生活拮据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因缺乏家庭的教育和指导.小红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与同学很少交往,
只有一位好伙伴,经常一起上学。学校老师很关心小红的成长,
时常给小红补习功课。针对小红的情况,依据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者可以介入的微观系统有( )。

A: 小红个人
B: 小红的家庭
C: 小红的同伴
D: 小红的学校
E: 小红的社区

答案:B,D
解析:
微观系统是指个人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人的影响最直接、
最频繁,构成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A、C项不符合,E项社区属于外部系统,
故答案为BD。

第5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老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同学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5分)(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得到满足。(4分)(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3分)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3分)(提出其他合理建议的酌情给分)

第6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 问题: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需要层次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
①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⑤认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
⑥审美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第7题:

某班有40人,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有35人及格,数学有32人及格,外语有33人及格,不及格的人中没有只有一门不及格的,其中有2人全都不及格,有4人语文和数学都不及格,有6人数学和外语都不及格,有多少人语文和外语都不及格?( )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B
(1)全班共40人。(2)设语文和外语都不及格的为X人。由于有4人语文和数学都不及格的减去2个都不及格的,有2个仅语文和数学不及格而外语及格,由于语文和外语都不及格的为%人,减去2个都不及格的为(x-2)个仅语文和外语不及格而数学及格的,全班共40人,即40=35+2+(x-2)+2,解得x=3,故选B。

第8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正确答案: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
[问题1][简答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问题2][简答题]
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
①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⑤认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
⑥审美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第10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老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同学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5分)(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得到满足。(4分)(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3分)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3分)(提出其他合理建议的酌情给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