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单选题除上海地区外,一般震级小于多少级为无感地震()A 震级小于3级B 震级小于3.5级C 震级小于2级D 震级小于四级

题目
单选题
除上海地区外,一般震级小于多少级为无感地震()
A

震级小于3级

B

震级小于3.5级

C

震级小于2级

D

震级小于四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地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是国际通用震级划分标准
B:震级高、震源浅的地震其烈度不一定高
C:一次地震一般会形成多个烈度区
D:建筑抗震措施应根据震级大小确定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15
震级表示的是一次地震的能量,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地面建筑可能遭受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对不同地区可形成多个烈度。一个建筑的抗震措施设计只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烈度设防等级。

第2题:

下列对于地震震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震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
B:地震震级分为12级
C:地震震级越高,地震烈度越大
D:2.5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
E: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破坏

答案:A,C,D,E
解析:

第3题:

下列关于地震震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B.震级每差一级,地震波的强度将差32倍
C.震级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
D.震级为5~7级的地震属破坏性地震

答案:C
解析:
地震震级是指按地震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大小确定的等级标准。地震震级分为力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而破坡程度还与震级以下的其他因素有关,有时震级不大破坏也很严重。

第4题:

弱震是震级小于4级的地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在某次地震发生时,甲地为震中区,乙地为地震波及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

  •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相同
  • B、甲地的震级和烈度比乙地大
  • C、两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级比乙地大
  • D、两地震级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述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
B:地震震级分为五级:微震、轻震、强震、烈震和大灾震
C: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深,距震中越远,地震烈度就越高
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E:工程建设中不可调整震级、基本烈度和震源深度

答案:A,B,E
解析:
2019版教材P15
C选项应该为“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游、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D选项“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震中周围地区的破坏程度,随距震中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小,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它们由大到小依次分布。”

第7题:

破坏性地震是指()

  • A、震级大于6级,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
  • B、震级大于5级,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
  • C、震级大于4级,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
  • D、震级大于3级,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

正确答案:B

第8题:

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是国际通用震级划分标准
B、震级高、震源浅的地震其烈度不一定高
C、一次地震一般会形成多个烈度区
D、建筑抗震措施应根据震级大小确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但遇不良地质条件或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建筑物,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对基本烈度加以调整作为设计烈度。震级与地震烈度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震中周围地区的破坏程度,随距震中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小,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它们由大到小依次分布。参见教材P17。

第9题:

地震三要素为()。

  • A、地点、震级、烈度
  • B、时间、地点、震级
  • C、地点、震级、深度
  • D、时间、烈度、距离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日期?地震震级是多少级?


正确答案:2008年5月12日8.0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