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住院医师心血管内科

单选题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段压低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 与缺血时大量消耗糖原储备有关B 与缺血时细胞膜的过度极化有关C 过度极化与K+有关D 葡萄糖、K+大量溢出细胞E 静息膜电位升高,导致4相等电位线(TP)上移,使心电图ST段相对下移

题目
单选题
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段压低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缺血时大量消耗糖原储备有关

B

与缺血时细胞膜的过度极化有关

C

过度极化与K+有关

D

葡萄糖、K+大量溢出细胞

E

静息膜电位升高,导致4相等电位线(TP)上移,使心电图ST段相对下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

B、ST段呈水平型压低≥0.1mV

C、ST段呈下斜型压低≥0.1mV

D、持续时间≥1分钟

E、2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


参考答案:A

第2题:

ST段压低是运动引起心肌缺血最常见的改变,运动试验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大于或等于()mV,至少持续1min。

A、0.2

B、0.25

C、0.3

D、0.1

E、0.4


答案:D

第3题:

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抬高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严重缺血使细胞膜受损

B、细胞内K+外溢

C、细胞外Na+内流

D、静息膜电位降低

E、4相等电位线(TP段)下移


参考答案:C

第4题:

关于ST-T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ST-T代表心室的复极
  • B、ST-T改变是各种引起心室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
  • C、ST-T改变有原发及继发两类
  • D、心肌缺血引起的ST-T改变属原发性
  • E、出现ST段下移可诊断心肌缺血

正确答案:E

第5题:

关于运动试验期间出现ST段抬高,不正确的是

A.基础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提示严重心肌缺血
B.运动期间出现ST段抬高常提示相应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
C.运动期间出现ST段抬高常为良性早期复极
D.ST段抬高的导联具有心肌缺血解剖定位价值
E.ST段抬高可发生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时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段压低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与缺血时大量消耗糖原储备有关

B、与缺血时细胞膜的过度极化有关

C、过度极化与K+有关

D、葡萄糖、K+大量溢出细胞

E、静息膜电位升高,导致4相等电位线(TP)上移,使心电图ST段相对下移


参考答案:D

第7题:

关于Holter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正确的是

A、正常心率ST段下移测量点为J点后80 ms

B、心率>120次/min时ST段下移测量点为J点后50 ms

C、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0 mV(1.0 mm),持续≥1.0 min,2次发作间隔时间≥5.0 min

D、心率对ST段变化会产生影响,可用ST/HR比值消除心率影响,ST/HR值≥1.2 μV/bpm为异常

E、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适用于各类患者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不能作为诊断心肌缺血依据的是

A、ST段压低0.1mV

B、突发心律失常

C、TEE示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

D、心率150次/分

E、ST段抬高0.2mV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下列哪项改变不是诊断心肌缺血的依据

A.TE
B.心率150次/分
C.ST段压低0.1mV
D.ST段抬高超过0.2mV
E.新近发生心律失常

答案:B
解析:
心动过速和心肌缺血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10题:

关于ST-T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ST-T代表心室的复极
  • B、ST-T改变是各种引起心室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
  • C、ST-T改变有原发及继发两类
  • D、心肌缺血引起的ST-T改变属原发性
  • E、出现ST段下移可诊断心肌缺血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