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

单选题一个二阶环节采用局部反馈进行系统校正(  )。[2005年真题]A 能增大频率响应的带宽B 能增加瞬态响应的阻尼比C 能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D 能增加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

题目
单选题
一个二阶环节采用局部反馈进行系统校正(  )。[2005年真题]
A

能增大频率响应的带宽

B

能增加瞬态响应的阻尼比

C

能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D

能增加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已充分满足要求,欲减小超调量、提高瞬态响应速度应采用(  )。

A. 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
B. 相位迟后的串联校正
C. 局部速度反馈校正
D. 前馈校正

答案:A
解析:
控制系统不可变部分的频率特性在截止频率附近有相角滞后,利用校正装置产生的超前角,可以补偿相角滞后,用来提高系统的相位稳定裕量,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在系统稳定性满足的情况下,要求系统的响应快、超调小,可采用串联超前校正。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为:①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的指标,确定开环放大系数K;②在已知K后,计算未校正部的相位裕量;③根据动态性能指标要求,确定需要的超前相角;④确定系统的ωm;⑤确定超前网络的参数a,T。

第2题:

改善系统中不稳定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应采取哪种校正方式?( )

A.串联超前
B.串联滞后
C.局部反馈
D.前馈(顺馈)

答案:C
解析:
串联校正对参数变化敏感,校正环节是和原系统直接连接的。反馈校正利用反馈校正环节包围系统中不稳定环节,形成局部反馈回路,在局部反馈回路的开环幅值远大于1的条件下,局部反馈回路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忽略被包围的部分。前馈校正主要用于可量测但不可控的干扰,幅值大而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

第3题:

前馈校正是在系统主反馈回路之外采用的校正方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已充分稳定的二阶系统,要减小超调量、增大响应速率,应选择校正方式()。

A.串联超前
B.串联滞后
C.局部反馈
D.前馈

答案:A
解析:
系统稳定性满足的情况下,要求系统的响应快、超调小,可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超前校正拓宽了截止频率,增加了系统的带宽,从而提供了系统的快速性。高精度、稳定性要求高的系统常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第5题:

如需减小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应采用( )。

A.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
B.相位滞后的串联校正
C.滞后一超前控制
D.局部反馈校正

答案:D
解析:
滞后校正装置的作用为低通滤波、能抑制噪声、改善稳态性能。

第6题:

某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已充分满足要求,欲增大频率响应的带宽,应采用(  )。

A. 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
B. 相位迟后的串联校正
C. 局部速度反馈校正
D. 前馈校正

答案:A
解析:
超前校正拓宽了截止频率,增加了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

第7题:

如需减小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应采用(  )。

A. 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
B. 相位迟后的串联校正
C. 迟后一超前控制
D. 局部反馈校正

答案:B
解析:
滞后校正装置的作用为低通滤波、能抑制噪声、改善稳态性能。

第8题:

对惯性环节进行位置负反馈校正,校正后系统的()。

A、增益下降,快速性变差

B、时间常数下降,快速性变好

C、增益下降,稳定性变差

D、时间常数下降,快速性变差


正确答案:B

第9题:

增加控制系统的带宽和增加增益、减小稳态误差宜采用( )。

A.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
B.相位滞后的串联校正
C.局部速度反馈校正
D.滞后一超前校正

答案:D
解析:
超前校正拓宽了截止频率,增加了系统的带宽,从而提供了系统的快速性。滞后校正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改善系统的平稳性。高精度、稳定性要求高的系统常采用串联滞后校正。为了增加控制系统的带宽和增加增益、减小稳态误差则采用滞后一超前校正。

第10题:

对服务目标追踪的结果进行反馈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让整个服务营销体系形成一个有效的()。

  • A、服务营销环节
  • B、服务反馈
  • C、系统
  • D、闭环

正确答案:A,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