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理论

单选题(2015广西)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小(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A 重要目标B 重要机制C 重要策略D 重要依据

题目
单选题
(2015广西)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小(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
A

重要目标

B

重要机制

C

重要策略

D

重要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 )。

A.重要目标
B.重要机制
C.重要策略
D.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人、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2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


答案:
解析:
(1)教育教学设计
(2)组织与实施
(3)激励与评价
(4)沟通与合作
(5)反思与发展

第3题:

2012年教育部研究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A.自尊自律
B.严谨治学
C.学生为本
D.勤于反思

答案:C
解析:

第4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基本概念。


答案:
解析:
(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第5题: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知识”维度包括哪些领域?


答案:
解析:
(一)小学生发展知识(1)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4)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5)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6)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二)学科知识
(1)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3)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四)通识性知识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6题: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概念,你如何理解?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得以产生,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热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后,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实践,学习启示我们树立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内外小学教育改期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7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答案:
解析: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第8题: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 )


答案:对
解析: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第9题: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2011年年末,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如何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答案:
解析: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
(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3)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它是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科顿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供教师参考。

第10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答案:
解析: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
(一)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