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A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B 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C 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D 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B

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

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D

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

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

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

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第2题: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

  •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正确答案:B

第4题:

关于复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复核不适用于扣减福利待遇等违规行为

第5题: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B.紧随小满后的节气是芒种
C.当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
D.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称

答案:A
解析: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制定,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是中国农历。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因为中国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B、C、D三项表述均正确。

第6题: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传统历法的农历是阴阳合历
B.闰年的设置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有关,闰月的设置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C.根据干支纪年法,2017年是丁酉年,2018年是戊戌年
D.阴历一年有354天或355天

答案:D
解析:
阴历平年一年有354天或355天,而闰年有383天或384天,D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

第7题:

关于“二十四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最后一个节气是冬至

B、二十四节气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

C、节气最早起源于西汉年间,到唐朝已臻完善

D、2012年,清明节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二十四节气整体还未入选


【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A项错误;节气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已臻完善,C项错误;2011年6月,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项错误。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