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相关知识

单选题食物利用率是(  )。A 动物每天食入的饲料与体重的比值B 动物食入的饲料与该组动物平均体重的比值C 动物每天食入饲料与每天增长的体重克数比值D 动物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g体重/100g饲料)E 动物食入1000g饲料与体重增长的比值

题目
单选题
食物利用率是(  )。
A

动物每天食入的饲料与体重的比值

B

动物食入的饲料与该组动物平均体重的比值

C

动物每天食入饲料与每天增长的体重克数比值

D

动物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g体重/100g饲料)

E

动物食入1000g饲料与体重增长的比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在帮助吸烟者放弃吸烟行为时总要提到戒烟后可能遇到一些身体的不适反应和健康好处,这基于的理论思路是(  )。
A

社会认知

B

阶段变化

C

健康信念

D

计划行为

E

合情行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健康信念模式是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是心理动力学理论在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和改变中的应用。它认为人们要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包括:①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②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③效能期待:指对自己实施或放弃某行为的能力的自信,也称为自我效能。

第2题:

单选题
对某病进行前瞻性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  )。
A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组成

B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组成

C

未患该病的人组成

D

患该病的人组成

E

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组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E三项,进行前瞻性研究时,只是按研究因素的有无分组,并不按研究因素的有无决定是否选择,家族史可能也是一个研究因素。CD两项,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所选研究对象必须是开始时没有出现研究结局,但有可能出现该结局(如疾病)的人群,即应由未患病的人组成。

第3题:

单选题
调查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  )。
A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计算机编码与登记

B

指导语、问题、答案、计算机编码与登记

C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

D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

E

封面信、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审核记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调查问卷一般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与登记四部分构成,其中封面信是告知被调查者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及调查者的身份等;指导语是问卷填写的说明,告知被调查者如何回答问题、对问题中的一些概念或专业名词作出易懂的解释;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灵魂和主体部分;编码和登记是为了将问题和答案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以便于后期的数据统计分析,既可在调查前进行编码,亦可在调查后进行编码。

第4题:

单选题
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B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C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D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正确答案: E
解析:
A项,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接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B项,多元分析的原理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CE两项,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D项,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

第5题:

单选题
在调查研究中。从总体中按照相同的间隔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为(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系统抽样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客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是纯随机抽样的变种。

第6题:

单选题
社会因素作用的控制器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社会因素被人的感觉系统纳入,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为中介,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形成心理折射,产生心理反应及行为,即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模式。

第7题:

单选题
此项筛检试验的约登指数为(  )。
A

0.74

B

0.16

C

0.84

D

0.36

E

0.48


正确答案: E
解析:
约登指数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1。又称正确指数,范围从0~1。灵敏度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患者的能力,为64/100×100%=64%。故约登指数=0.64+0.84-1=0.48。

第8题:

单选题
定性研究方法常用于(  )。
A

快速评估

B

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C

研究事物的结果

D

推断事物的总体特征

E

样本量较大时


正确答案: E
解析:
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有:①辅助定量研究设计和提出研究假说;②协助分析和解释定量研究结果;③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可以比较综合、全方位和深入地揭示事物的现况及相关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④快速评估,并为其他研究提供信息。

第9题:

单选题
偏倚是一种(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测量误差

C

偶然误差

D

抽样误差

E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正确答案: D
解析:
偏倚是指随机误差以外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它可发生在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以及推论的各个阶段。

第10题:

单选题
将实验效应与公认的标准值或正常值作对照的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标准对照是指以已知经典药物在标准条件下与实验药物进行对照。又称“阳性对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