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场地条件及土层勘探测试资料同例题4,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判定土层的液化性时应为()。A 全部液化B 部分层位液化C 不液化D 不确定

题目
单选题
场地条件及土层勘探测试资料同例题4,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判定土层的液化性时应为()。
A

全部液化

B

部分层位液化

C

不液化

D

不确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在8度烈度时,对亚砂土层进行液化初判,下列() 所列条件尚不足以判定为不液化而需要进一步判定。



答案:A,D
解析:

第2题:

某高速公路桥梁地基内有液化土层,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验算其承载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A、采用桩基时,液化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应折减
B、采用桩基时,液化土层的内摩擦角不用折减
C、采用天然地基时,计算液化土层以下的地基承载力应计入液化土层及以上土层的重力
D、采用天然地基时,计算液化土层以上的地基承载力应计入液化土层及以上土层的重度

答案:A,C
解析:
AB两项,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第4.4.2条,采用桩基时,液化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应折减;CD两项,根据第4.2.4条,采用天然地基时,计算液化土层以下的地基承载力应计入液化土层及以上土层的重力。

第3题: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本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其中②粉土层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6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进行基础设计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

A.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 ②粉土层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 ②粉土层、③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3-2条,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时不小于13时可判为不液化土,因为14>13,故②粉土层不液化。
  题中给出:db=1.6m<2m取2m;查《抗规》表4.3.3,对③砂土层可得:d0=8m。代入《抗规》式(4.3.3-3),可得:
  du+dw=8+5=13m>1.5d0+2db-4.5=1.5×8+2×2-4.5=11.5m
  故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答案选A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饱和砂土、饱和粉土液化判断条件。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抗规》第4.3.3条,进行液化的初步判断;
  ②对第②层粉土及第③层砂土进行进一步液化判断。

第4题:

某公路工程位于8度烈度区,场地地下水位为5.0 m,地质资料见下表: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
① 可能发生液化的土层有( )层。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2m的天然地基上的建筑,若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土由上向下为非液化土层和可能液化的砂土层,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处于图中Ⅰ、Ⅱ、Ⅲ和Ⅳ区中的哪些区时间不考虑砂土液化对建筑的影响?(  )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答案:C,D
解析:

第6题:

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的原则不包括( )。
A.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
B.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
C.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液化性无明显影响
D.非饱和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答案:C
解析:
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的原则包括:①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②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③非饱和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第7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影响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选项?(  )

A、设计地震分组
B、可液化土层厚度
C、标贯试验深度
D、场地地下水位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3.4条规定,锤击数临界值与地震分组、地下水水位、标准贯入试验深度有关。

第8题:

抗震设计时,下列全部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桩基,桩端深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中必要的深度
B.采用筏板基础
C.采用加密法,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D.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在8度烈度时,对亚砂土层进行液化初判,下列( )选项所列条件尚不足以判定为不液化而需要进一步判定。
A. I B. II C. III D.IV


答案:A,D
解析: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第2. 2. 2条规定,当在地面以下20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或饱和亚砂土层时,情况初步判定其是否有可能液化的情况包括:①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②基本烈度为7度、 8度、9度区,亚砂土的黏粒(粒径<0. 005mm的颗拉)含量百分率P0(按重量计)分别不小于10、13、16时,可判为不液化;③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2m的天然地基,可根据表9 - 8中规定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或地下水位深度dw,判定土层是否考虑液化影响。

第10题:

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流一级阶地上,阶地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组成,表层0~5 m为亚黏土,下部为亚砂土,亚砂土中黏粒含量为14%,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下水位为3.0 m,该场地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3(JTJ 004—1989)有关要求,对该场地进行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的结果应为( )。

A 液化
B 不液化
C 需考虑液化影响
D 不确定

答案:B
解析:
亚砂土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而8度烈度区亚砂土不发生液化的黏粒含量为13%,该亚砂土层可判为不液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