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某公路工程滑坡基本资料同例题6,如取抗滑安全系数Fs=1.2,且不计水平作用力,在第四块滑体前设抗滑桩,每1m宽度的滑坡体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推力为()kN。()A 873.2B 1069.6C 1127.4D 1283.3

题目
单选题
某公路工程滑坡基本资料同例题6,如取抗滑安全系数Fs=1.2,且不计水平作用力,在第四块滑体前设抗滑桩,每1m宽度的滑坡体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推力为()kN。()
A

873.2

B

1069.6

C

1127.4

D

1283.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滑坡的发展过程通常可分为蠕滑、滑动、剧滑和稳定四个阶段。但由于条件不同,有些滑坡发展阶段不明显,问下列滑坡中,哪个选项的滑坡最不易出现明显的剧滑(  )

A. 滑体沿圆弧形滑面滑移的土质滑坡
B. 滑动面为平面,无明显抗滑段的岩质顺层滑坡
C. 滑动面总体倾角平缓,且抗滑段较长的堆积层滑坡
D. 楔形体滑坡

答案:C
解析:
A项,圆弧形滑面滑移是最典型的土质滑坡,往往会经历蠕滑、滑动、剧滑和稳定四个阶段;B项,一般出现在路基边坡施工中,坡脚抗滑部分一旦被开挖,立即发生顺层破坏,即剧滑;C项,这种堆积层滑坡,且其滑面倾角平缓,其变形以蠕变为主,变形较为缓慢,C项正确;D项,楔形体滑坡是岩质边坡破坏的最常见类型,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面与临空面切割岩体形成的多面状块体,规模一般较小,不容易发生剧滑。

第2题:

采用抗滑桩治理铁路滑坡时,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相关要求?(  )

A、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包括滑坡推力、桩前滑体抗力和锚固段地层的抗力
B、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
C、抗滑桩桩底支撑可采用固定端
D、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计算,应根据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确定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第10.2.1条规定,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应计算滑坡推力、桩前滑体抗力和锚固段地层的抗力;B项,根据第10.2.7条规定,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C项,根据第10.2.9条规定,抗滑桩桩底支撑可采用自由端或铰支端;D项,根据第10.2.10条规定,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计算,应根据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确定。

第3题:

下列关于抗滑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抗滑挡墙也称为挡土墙,结构较简单
B.抗滑桩用来支挡滑体的下滑力
C.抗滑桩具有施工安全.方便的优点,但费时费料
D.抗滑桩集中设置在滑坡的前缘部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滑坡体的处理。选项C错误,抗滑桩是用以支挡滑体的下滑力,使之固定于滑床的桩柱。它的优点是施工安全、方便、省时、省工、省料,且对坡体的扰动少,所以也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支挡工程。

第4题:

某公路路堑,存在一折线形均质滑坡,计算参数如表所示,若滑坡推力安全系数为1.20。第一块滑体剩余下滑力传递到第二滑体的传递系数为0.85,在第三块滑体后设置重力式挡墙,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计算作用在该挡墙上的每延米的作用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题26表

A、3900kN
B、4970kN
C、5870kN
D、6010kN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一滑动面为折线形的均质滑坡,某主轴断面和作用力参数如图和表所示,取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γt=1.05,则第③块滑体剩余下滑力F3最接近()。


A.1.36X104kN/m B.1.80X104kN/m C.1.91X104kN/m D.2.79X104kN/m


答案:C
解析:

第6题: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采用抗滑桩,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关于作用在抗滑桩上滑坡推力的说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滑坡推力计算时采用的滑带土的强度指标,可采用试验资料或反算值以及经验数据等综合分析确定
B、在计算滑坡推力时,假定滑坡体沿滑面均匀下滑
C、当滑体为砾石类土或块石类土时,下滑力计算时应采用梯形分布
D、滑坡推力计算时,可通过加大自重产生的下滑力或折减滑面的抗剪强度提高安全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第10.2.3条条文说明,当滑体为砾石类土或块石类土时,下滑力采用三角形分布;当滑体为黏性土时,采用矩形分布;介于两者之间时,采用梯形分布。A项,根据第10.2.2条,滑坡推力应根据其边界条件(滑动面与周界)和滑带土的强度指标通过计算确定,滑动面(带)的强度指标,可采用试验资料或用反算值以及经验数据等综合分析确定;B项,根据第10.2.3条的条文说明,在计算滑坡推力时,通常假定滑坡体沿滑动面均匀下滑;D项,根据第10.2.4条条文说明,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是工程设计中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大自重产生的下滑力增加安全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计算方法,通过折减滑面的抗剪强度增大安全度。

第7题:

关于滑坡治理设计,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当滑体有多层潜在滑动面时应取最深层滑动面确定滑坡推力
B、可根据不同验算断面的滑坡推力设计相应的抗滑结构
C、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二分之一处
D、锚索抗滑桩的主筋不应采用单面配筋

答案:A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6.4.3条第1款规定,当滑体有多层潜在滑动面时应取推力最大的滑动面确定滑坡推力;B项,根据第6.4.3条第2款规定,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计算。计算断面一般不得少于2个,其中应有一个是滑动主轴断面。根据不同断面的推力设计相应的抗滑结构;C项,根据第6.4.3条第4款规定,滑坡推力的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1/2处;D项,由于下滑力的不确定性,桩身设计应满足两种极限状态受力条件,锚索抗滑桩不同于一般抗滑桩的单面配筋,而采用双面配筋。

第8题:

关于抗滑桩的优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滑能力大
B.施工安全、方便、省时,对滑坡稳定性扰动小
C.桩位灵活
D.能及时增加抗滑力 ,保证滑坡的稳定
E.抗滑桩只能治理中小型滑坡

答案:A,B,C,D
解析:
抗滑桩的优点是: ①抗滑能力大;
②施工安全、方便、省时,对滑坡稳定性扰动小;
③桩位灵活;
④能及时增加抗滑力 ,保证滑坡的稳定 。
抗滑桩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多排桩联合使用,使大中型滑坡也可以治理。

第9题:

某滑坡需做支挡设计,根据勘察资料滑坡体分3个条块,如图8-6和表8-12所示,已知图8—610kPa,φ=10°,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1.15,第三块滑体的下滑推力F3为( )kN/m。


A. 39.9 B. 49.3 C.79.2 D. 109.1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6. 4. 3条,
第1块滑体自重沿滑动面的分力:
G1t=G1sinβ1=50×sin25°=211.3kN/m;
第1块滑体自重沿垂直滑动面的分力:G1n=G1cosβ1=500×cos25°=453.2kN/m;
第2块滑体自重沿滑动面的分力:G2t=G2Sinβ2=900×sin10°= 156.3kN/m;
第2块滑体自重沿垂直滑动面的分力:G2n=G2cosβ2=900×cos10°=886.3kN/m;
第3块滑体自重沿滑动面的分力:G3t=G3sinβ3=700×sin22°=262. 2kN/m;
第3块滑体自重沿垂直滑动面的分力:G3n= G3cosβ3 =700×cos22°=649. 0kN/m;
传递系数ψi:
ψ2=cos(β1-β2)-sin(β1-β2)tanφ2=cos(25°-10°)- sin(25°- 10°)tan10°=0.920;
ψ3=cos(β2-β3)-sin(β2-β3)tanφ3=cos(10°-22°) - sin (10°-22°) tan10°= 1.015 ;
第1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
F1=ytG1t- G1ntanφ1-c1l1=1.15×211.3 - 453. 2×tan10°- 10×11.03 =52.8kN/m;
第2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
F2=F1ψ2 + ytG2t-G2ntanφ2-c2l2= 52.8×0.920 + 1.15×156.3-886.3×tan10°-10×10.15 =-29.5kN/m;
第2块滑坡推力为负值,表示自该块以上滑坡稳定,故计算F3时,取F2=0;
第3块滑体的下滑推力F3为:
F3= F2ψ3+ytG3t-G3ntanφ3 -c3l3=0×1.015 + 1.15×262. 2 -649.0×tan10°- 10×10. 79 = 79. 2kN/m。

第10题:

某滑坡为折线型滑坡,共分4块,第三块滑体滑面倾角为36°,单位长度剩余下滑力150kN,第4块滑体每延米重为1200kN,滑面倾角为20°,滑面内摩擦角为16°,内聚力为10kPa,滑面长度为10m,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1.2,第四块滑块每延米的剩余下滑推力为( )kN。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第6.4. 3条,传递系数为:ψ=cos(βn-1-βn) - sin (βn-1-βn)tanφ0=cos(36°- 20°) -sin(36°- 20°) tan16°= 0.882, 则:Fn=Fn-1ψ+ytGnt-Gnntanφn -cnln= 150×0.882+1.2×1200×sin20°- 1200×cos20°×tan16° -10×10=201.5kN/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