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员

判断题桩基础中桩的作用将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至地下深处坚硬土层或岩石上,或者将软弱土层挤压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以减少基础的沉降()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桩基础中桩的作用将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至地下深处坚硬土层或岩石上,或者将软弱土层挤压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以减少基础的沉降()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比如()

A、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桩顶荷载加大

C、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

D、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上部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桩侧摩阻力忽略去不计。桩上荷载由桩端土阻力承受.这种桩称为( )桩。

A.摩擦桩
B.嵌岩桩
C.端承桩
D.静压桩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动力触探试验可用来对土做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下列属于定量评价的是( )

A.评定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

B. 查明土洞、滑动面和软硬土层界面

C. 确定软弱土层或坚硬土层的分布

D. 检验评估地基土加固与改良的效果


参考答案:A

第4题:

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例如()

  • A、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桩周土压实
  • B、桩顶荷载加大
  • C、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
  • D、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正确答案:A

第5题:

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满足( )。
A.桩身强度应按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
B.桩、土荷载分配应按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确定
C.桩端进入较好土层,桩端平面处土层应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设计要求
D.桩距可采用(3~5)d


答案:A,B,C
解析:
D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 5. 13条,桩距可采用(4~6)d。

第6题:

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有多种,例如()

A、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密实

B、桩顶荷载加大

C、桩端未进入坚硬土

D、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下列关于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原则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保持两者共同分担荷载
(B)桩端持力层宜选择坚硬土层,以减少桩端的刺入变形
(C)宜采用使桩间土荷载分担比较大的大桩距
(D)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桩身不需配钢筋


答案:A,C
解析:

第8题:

下列关于摩擦桩的论述,正确的有()。

A、桩要支承在软弱土层上

B、桩要支承在较坚硬的土层上

C、桩上荷载主要由桩表面与软土之间的摩擦力承受

D、桩上荷载还要考虑桩端阻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下列关于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原则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保持两者共同分担荷载
B.桩端持力层宜选择坚硬土层,以减少桩端的刺入变形
C.宜采用使桩间土荷载分担比较大的大桩距
D.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桩身不需配钢筋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条文说明第5. 6. 1规定,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终确保两者共同分担荷载,因此单桩承载力宜控制在较小范围,桩的横截面尺寸一般宜选择Φ200 ~ Φ4400(或200mm×200mm ~300mm ×300mm),桩应穿越上部软土层,桩端支承于相对较硬土层;二是桩距sa>(5 ~6)d以确保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足够大。

第10题:

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下述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应按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桩身强度
  • B、桩土荷载分配应按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确定
  • C、桩端进入较好土层时,可不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
  • D、桩距可采用(4~6)d(d为桩身直径)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