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基本知识

问答题试述左右主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左右主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与气管中线延长线的夹角为35度左右,走行较倾斜。右主支气管粗而短,与气管中线延长线的夹角25度左右,走行较陡直,气管隆嵴偏左侧,临床上气管内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上颌骨的血供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上颌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既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颊、唇、腭侧粘骨膜等软组织的血液供应,此一多源性的血供特点,为成功地进行正颌外科截骨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由于上颌骨血运较下颌骨丰富,故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但外伤后出血亦较多。

第2题:

试述左右主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与气管中线延长线的夹角为35度左右,走行较倾斜。右主支气管粗而短,与气管中线延长线的夹角25度左右,走行较陡直,气管隆嵴偏左侧,临床上气管内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

第3题:

试述心肌“热区”显像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在心肌显像图上梗死灶呈“热区”,这类显像称心肌“热区”显像,其临床意义如下:(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0~12小时内,病灶即可显示为明显的局灶性“热区”,据此可以直观心肌梗死的大小、部位和范围,对病情和预后估计极有帮助。(2)本法能鉴别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对发现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基础上的再梗死极有价值。

第4题:

请说出呼吸道各部位的名称。左右支气管在解剖上有何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人体呼吸道依次是: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分支。右支气管短粗而陡直,长约2-3厘米,因此气管内异物坠入右支气管的机会较多;左支气管细长,长约4-5厘米。

第5题:

简述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左主支气管较长较细,走向较为水平,右主支气管较短较粗,走向较为垂直。临床上支气管异物以右侧者多见。

第6题:

试述小肝癌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小肝癌的病理学特点是:
(1)以膨胀性生长为主,60%小肝癌有纤维包膜形成;
(2)病灶局限,通常为单结节。肿瘤包膜浸润率约1/3,少见有大于2cm距离的侵犯;
(3)癌栓形成与卫星结节发生率低;
(4)以DNA含量2倍体为主,提示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小肝癌细胞分化较好,多为Ⅰ~Ⅱ级。
其临床意义:小肝癌经手术根治性切除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肝癌瘤体直径约3cm大小时,是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的重要时期,把握这一阶段的手术时机对提高肝癌的手术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7题:

试述面部赤色的主病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赤色主热,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所致。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热盛之实热证;若久病两颧潮红,则属阴虚阳亢之虚热证;如重病面白时而泛红如妆,则为虚阳浮越于上,阴盛格阳之假热证。

第8题:

试述颅底不同部位损伤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及其解剖学基础。


正确答案:(1)颅前窝位于鼻腔和眼眶的上方,其间仅隔以薄层骨板,颌面部损伤波及颅前窝发生骨折时,常引起鼻腔和眼周围出血;如伤及嗅丝,可出现嗅觉障碍;若脑膜同时撕裂,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2)颅底骨折波及颅中窝时,若蝶骨体骨折,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时,可使蛛网膜下隙与蝶窦相通,患者可出现脑脊液鼻漏;颞骨岩部骨折伤及内耳时,可引起晕眩及平衡障碍;若伤及面、蜗神经,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和失聪;若骨折累及鼓室盖并连同脑膜一并撕裂,脑脊液即流入鼓室,并可经咽鼓管咽口流至鼻腔,出现脑脊液鼻漏;若同时伴有鼓膜破裂,则可出现脑脊液耳漏。
(3)颅底骨折波及颅后窝的颈静脉孔,若伤及Ix-)a对脑神经时,患者出现喝水发呛、吞咽固体食物困难、声音嘶哑、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麻痹,此即颈静脉孔综合征。

第9题:

试述乳房的淋巴引流方向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乳房的淋巴引流方向有6个:
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
②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③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
④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⑤内侧部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淋巴管交通。
⑥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时,可侵犯腋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如果淋巴回流受阻,肿瘤细胞可转移至对侧乳房或肝。

第10题:

试述“镜面舌”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镜面舌指的是舌苔全部剥落,舌面光洁如镜者。
意义:胃气将绝,阴液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