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知识竞赛

单选题()在长征途中创作了24幅写生,成为记录长征唯一的形象史料和珍贵的艺术品。A 黄镇B 廖承志C 舒同

题目
单选题
()在长征途中创作了24幅写生,成为记录长征唯一的形象史料和珍贵的艺术品。
A

黄镇

B

廖承志

C

舒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长征途中,为了适应组织军事化的要求,很多机构撤消,()是当时唯一的秘书部门。
机要科

第2题:

()在长征途中创作了24幅写生,成为记录长征唯一的形象史料和珍贵的艺术品。

  • A、黄镇
  • B、廖承志
  • C、舒同

正确答案:A

第3题:

遵义会议召开于( )。

A.长征之前

B.长征开始时

C.长征途中

D.长征结束后


正确答案:C
长征的时间是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而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于l935年1月15~17日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注意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汇总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第4题: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度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第5题:

在长征途中,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留下佳话的红军将领是朱德。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谁在长征途中创作了24幅写生,成为记录长征唯一的形象史料和珍贵的艺术品?


正确答案: 黄镇。

第7题:

在红军长征途中,()是党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的唯一报纸。

  • A、《红星报》
  • B、《佛晓报》
  • C、《先锋报》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朱德、彭德怀、陈毅参加过红军长征
B.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甘肃等十余个省
C.六盘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D.飞夺泸定桥是发生在长征中的一次战役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红军长征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带伤的陈毅留下来与项英一起领导南方游击战争,没有参加红军长征。

第9题:

长征是什么?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长征途中,党中央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A、毛泽东
  • B、陈独秀
  • C、朱德
  • D、邓小平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红军在长征途中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正确答案: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大约一年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工农红军仍坚持出版屯一些油印报刊及其它宣传品。
《红星报》在长征中已经代替了《红色中华》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宣传机关。编辑部随中央军委行军,仅有的两条扁担挑着4个铁皮箱子,每期油印七八百份发至连队。不管是在瑞金还是在长征路上,《红星报》都很重视依靠全党全军办报。它的编辑部平常只有三五人,却拥有一支5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这些通讯员有部队的各级领导,也有战士。它的社论及许多评论文章,大部分由中央党政军的领导和各方面的负责同志撰写。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陈云、彭德怀、聂荣臻、洛甫等都曾为《红星报》写过社论和文章。由于《红星报》的宣传对象绝大部分是工农出身的红军战士,因此该报很注意大众化、通俗化,文章短小精悍,版面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深受红军战士和广大群众的喜爱,被称为“革命的喇叭”。
此外,还有红三军团的《战士报》;红一军团的《战士》及《战士快报》;总政治部机关刊物的《前进》;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红炉》和《红炉副刊》;红二方面军的《前进》和《战丰报》;红四方面军红九军政治部的《不胜不休》等等。这些报刊都是油印的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伟大的长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