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

单选题甲、乙、丙三人来自学校足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下列说法只有一种对的:(1)甲是足球队的;(2)乙不是足球队的;(3)丙不是篮球队的。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哪一个队的?A 甲是足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B 甲是篮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C 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篮球队的D 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足球队的

题目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来自学校足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下列说法只有一种对的:(1)甲是足球队的;(2)乙不是足球队的;(3)丙不是篮球队的。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哪一个队的?
A

甲是足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

B

甲是篮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

C

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篮球队的

D

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足球队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每国有1-2名代表参会,参会代表没有多重国籍的人。其中,甲、乙、丙和丁四人分别来自英国、德国和美国3个国家。已知:
(1)甲、乙至少有1人来自英国;
(2)乙、丙至少有1人来自德国。
如果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则下列哪项是不可能的?

A.甲来自德国
B.乙来自德国
C.丙来自英国
D.丁来自英国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①甲、乙至少有1人来自英国
②乙、丙至少有1人来自德国
③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
本题可采用代入法,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来自德国,根据①可得:乙来自英国,又根据②可得:丙来自德国,甲、丙都来自德国,不符合③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所以不能推出;
B项:乙来自德国,根据①可得:甲来自英国,但是丙和丁的国籍不确定,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可能成立,可以推出;
C项:丙来自英国,根据②可得:乙来自德国,又根据①可得,甲来自英国,那么丁来自美国,符合③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可以推出;
D项:丁来自英国,根据③可得:甲和丙至少有一个来自英美两国,与题干①②不矛盾,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A选项。

第2题:

甲、乙、丙、丁4个足球队参加比赛,假设每场比赛各队取胜的概率相等,现任意将这4个队分成两个组(每组两个队)进行比赛,胜者再赛,则甲、乙相遇的概率为( )

A.1/6
B.1/4
C.1/5
D.1/3
E.1/2

答案:E
解析:

第3题:

1971年,新中国首次邀请美国的一个团体来华访问,这个团体是()。

A、乒乓球队

B、足球队

C、网球队

D、篮球队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关系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李静的家离紫竹园很近,陈蓉的家离紫竹园也很近,所以。李静的家离陈蓉的家很近。 2、W足球队败给S足球队,S足球队又败给K足球队,所以,这次足球赛的名次是冠军为K足球队,亚军是S足球队,W足球队获第三名。 3、墨子晚于孔子,孔子晚于老子,所以,墨子晚于老子。 4、吕珍佩服于桦,所以.于桦也佩服吕珍。 5、A国支援B国,所以,B国支援A国。 6、美国在加拿大以南,巴西在美国以南,所以,巴西在加拿大以南。 7、所有纺纱车间的工人都拥护王厂长。织布车间的工人不是纺纱车间的工人,所以,织布车间的工人不拥护王厂长。 8、甲组有的同学批评了小王,张红是甲组同学,所以张红也批评了小王。 9、甲认识乙,乙认识丙,所以,甲认识丙。


正确答案: 1.这个关系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关系?离⋯⋯很近?是非传递性的。
2.这个关系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关系?败给了?是非传递性的。
3.这个关系推理是正确的。因为关系?晚于?是传递性的。
4.这个关系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佩服?是非对称性关系。
5.这个关系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关系?支援?是非对称性的。
6.正确。因为?在⋯⋯以南?是传递性关系。
7.这是个混合关系推理。同三段论一样,混合关系推理也有这样一条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而在这个推理中,?拥护王厂长?在前提中是不周延,可是它在结论中却周延了。因此,这个关系推理是错误的。
8.在这个推理中,媒概念?甲组同学?两次都不周延,从而违反了混合关系推理的规则,因此,这是个不正确的关系推理。
9.这个关系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认识?这种关系是非传递性关系。

第5题:

甲、乙、丙三人合谋放火制造事故后越狱,最后只有丙越狱成功。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甲、乙、丙三人的行为均构成脱逃罪既遂

B.丙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既遂,甲、乙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未遂

C.甲、乙的帮助、鼓励,对丙的脱逃成功起了作用,即便甲、乙没有脱逃成功,甲、乙的行为亦构成脱逃罪既遂

D.认定甲、乙构成脱逃罪既遂与甲、乙未越狱成功并不矛盾,因为丙的越狱成功与甲、乙二人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答案:B
解析:
甲、乙、丙三人合谋放火制造事故后越狱,三人为共同犯罪,且均为正犯,彼此之间的行为具有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每个人的行为均对其他人的脱逃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与其他人的脱逃成功具有因果关系。因此,仍应遵守共犯中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一人既遂,全部既遂。

第6题:

甲、乙、丙三人,他们的职业有律师,医生和教师。已知:(1)丙的收入比教师高;(2)甲的收入和医生不同;(3)医生的收入比乙少。

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职业?( )

A甲是律师乙是教师丙是医生
B甲是教师乙是医生丙是律师
C甲是教师乙是律师丙是医生
D甲是律师乙是医生丙是教师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是信息量最大对象,即医生。由“(2)甲的收入和医生不同”知,甲不是医生,由“医生的收入比乙少”知,乙不是医生,因此医生是丙。

第二步:抄信息于表中,即将题干和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个表中。

人: 丙 乙

< <

职业: 教师 医生

第三步:填空,即填上每一个集合的空格

人: (甲) 丙 乙

< <

职业: 教师 医生 (律师)

故正确答案为C。

第7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伤害被害人丁,公安机关对丙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检察机关对甲提起公诉,对乙作了不起诉处理。被害人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应将甲和乙作为共同被告
B:应将甲、乙、丙作为共同被告
C:既可以将甲和乙作为被告,也可以将甲、乙、丙作为被告
D:由于只有丙有赔偿能力,可以只以丙为被告

答案:C,D
解析:
依据《刑诉解释》第143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1)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2)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3)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4)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5)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亲友自愿代为赔偿的,应当准许。此处“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主要是指共同犯罪中,有的被告人被交付人民法院审判,有的被公安机关作出劳动教养处理或者行政拘留处分,有的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被作出其他处理的同案人都可以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对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被害人对其具有选择性,不是必须。

第8题:

二、演绎推理:共10题。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质疑得。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第 31 题 甲、乙、丙三人来自学校足球队、乒乓球队和篮球队。下列说法只有一种是对的:(1)甲是足球队的;(2)乙不是足球队的;(3)丙不是篮球队的。

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哪个队的?( )

A.甲是足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

B.甲是篮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

C.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篮球队的

D.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足球队的


正确答案:B
根据题目要求题干中的条件只有一个是真的,因此条件(1)和(2)都应该是假的:因为如果(1)是真的,那么(2)也应该是真的;或者如果(2)是真的,则(1)和(3)是假的,那么就会得出没有人在足球队的结论。这都与题目要求相违背,因此只有条件(3)为真,条件(1)、(2)为假。即丙不是篮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而甲不是足球队的。故丙或是足球队或是乒乓球队的,因乙是足球队的,所以丙应是乒乓球队的,由此可知,甲为篮球队的。对照选项,只有B项与题意相符合。

第9题:

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展开单循环比赛,任意两队之间都要比赛1场,已知甲队已比赛了3场,乙队已比赛了2场,丙队已比赛了1场,丁队已比赛了几场?()


A.3
B.2
C.1
D.0

答案:B
解析:
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甲队已比赛了3场,说明甲队与乙、丙、丁队各赛了1场。丙队只比赛了1场,说明丙队只和甲队比赛了1场。乙队已比赛了2场,只能是同曱队、丁队各赛1场。因此丁队共进行了同甲队、乙队的2场比赛。选B。

第10题:

中国奥运史上获得金牌数最多的是?()

  • A、乒乓球队
  • B、跳水队
  • C、篮球队
  • D、足球队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