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住院医师超声诊断科

问答题试述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超声心动图表现:心腔扩大。瓣膜开放幅度小。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彩色多普勒:因心腔扩大,可出现多个瓣膜口返流。二尖瓣活动曲线呈"钻石"样改变。
②鉴别诊断:心包积液、缺血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答案:
解析:
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上看到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时,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腔扩大与心脏弥漫性搏动减弱,即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但应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及各种继发性心肌病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第2题:

试述腰椎结个的诊断要点及腰椎结核与腰椎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诊断要点:
(1)多数有与结核病人接触史或过去有肺结核钙化灶;
(2)有低热、盗汗、精神食欲差、血沉差;
(3)腰痛有固定的压痛部位,重者腰棘突后凸;
(4)弯腰活动受限,拾物实验阳性;
(5)两髂窝可触及包块;
(6)X线显示: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且有椎旁脓肿。
鉴别诊断要点:
1、腰椎结核:
(1)病史长;
(2)下地腰痛重,卧床痛轻;
(3)有两髂窝包块;
(4)X线片的特点:腰椎体破坏有死骨,椎间隙变窄,有椎旁脓肿;
(5)硷性磷酸梅正常。
2、腰椎体肿瘤:
(1)病史短发展快;
(2)持续性疼,夜间重;
(3)无两髂窝包块;
(4)X线片的特点:腰椎椎体破坏,椎间隙不变窄,无椎旁脓肿;
(5)碱性磷酸酶增高。

第3题:

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和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征象:
1.全心增大,以左室呈球型扩张为特征
2.左室壁普遍性运动减低、增厚率下降,室壁厚度相对变薄。
3.二尖瓣活动幅度减低,M型超声呈现大心腔小瓣口改变。可见多瓣膜返流,以二尖瓣返流明显。
4.左室收缩功能减低:EFFS减低。
5.常见并发症:心尖部附壁血栓、心包积液。

第4题:

试述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①超声心动图表现:心腔扩大。瓣膜开放幅度小。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彩色多普勒:因心腔扩大,可出现多个瓣膜口返流。二尖瓣活动曲线呈"钻石"样改变。
②鉴别诊断:心包积液、缺血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

第5题:

试述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特征。


正确答案: (1)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①全心扩大,以左心为主,呈球样改变。②各瓣膜形态正常,开放幅度变小,二尖瓣口与明显扩张的左心室形成"大心腔小瓣口"的特征性改变。
(2)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曲线呈低矮菱形的"钻石样"改变。E峰与室间隔的距离(EPSS)增大,>1.5cm。室间隔和左心室壁活动幅度减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3)频谱多普勒超声显示:各瓣口血流速度减慢,二尖瓣和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可见反流信号。

第6题:

试述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 (1)年龄:扩张型心肌病多发生在青壮年而缺血性心肌病多发生在老年人(多数在50岁以上)。(2)缺血性心肌病往往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扩张型心肌病则无。(3)缺血性心肌病常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扩张型心肌病则无。(4)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心脏很大,但肺淤血一般不严重,表现为大心脏,相对较清晰的肺野,而缺血性心肌病在反复心力衰竭后方引起心脏扩大,肺淤血较明显。(5)超声心动图、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影检查:扩张型心肌病大多双侧心室明显扩大,心室壁搏动幅度普遍性减弱,缺血性心肌病心脏扩大不大明显,以左心室扩大为主,心室壁搏动幅度呈节段性减弱。(6)冠状动脉造影:是两者鉴别的最可靠条件。扩张型心肌病时,冠状动脉无大于50%的狭窄。

第7题:

试述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诊断要点:
(1)骨髓中浆细胞>15%,且有形态异常。
(2)血清中有大量的M蛋白(IgG>35g/L,IgA>20g/L,IgM>15g/L,IgD>2g/L,IgE>2g/L)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
(3)溶骨病变或广泛的骨质疏松。诊断IgM型时一定要具备3项。仅有(1)、(3)两项者属不分泌型。如仅有(1)、(2)项者须除外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及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鉴别诊断:
(1)反应性浆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转移癌等病症。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5%,且无形态异常。
(2)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无骨骼病变,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不明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般少于10g/L,且历数年无改变。
(3)单克隆丙种球蛋白也偶见于慢性肝炎、胶原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4)本病的骨病变须与骨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肾小管性酸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第8题:

试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要点,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1)多于生后2~6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发绀、鼻扇、吸气性三凹征和明显的呼气呻吟;肺部早期多无阳性体征,以后可闻细湿啰音。(2)体格检查:可见胸廓扁平,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细湿啰音。(3)胸片对NRDS诊断非常重要。可有:①毛玻璃样改变,见于NRDS初期或轻型病例;②支气管充气征,见于中、晚期或较重病例;③“白肺”,见于严重NRDS。(4)一般生后2~3天病情严重,3天后病情好转,并发颅内出血和肺炎者病程较长。
鉴别诊断:(1)湿肺:①多发生于足月儿,为自限性疾病;②症状轻:出生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急促,可有发绀、呻吟、肺呼吸音减低或湿啰音,但一般状态好。③胸部x线片显示肺纹理增粗、肺气肿,重者肺野内有斑点状云雾影或叶间积液。④一般2-3天症状缓解消失。(2)B族链球菌肺炎:临床与x线表现与NRDS相似。鉴别点:①病史:母亲妊娠晚期往往有感染,或羊水早破、羊水臭味等;②母血或宫颈拭子培养可阳性;③机械通气时所需参数较低;④病程与NRDS不同。(3)膈疝:①阵发性呼吸急促和发绀,但腹部凹陷空虚,患侧胸部可闻及肠鸣音,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②胸部x线片显示患侧胸部有充气的肠曲或胃泡影和肺不张,纵隔向对侧移位。

第9题:

试述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①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增厚为主,厚度>15mm,左室后壁厚度正常或轻度肥厚。增厚的室间隔回声不均。室间隔基底部常呈纺锤形增厚,局限性向左室流出道膨出,致左室流出道梗阻或不全梗阻。
②心腔改变:左室内径小。
③二尖瓣活动异常:EF斜率减慢,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移贴近增厚的室间隔。可见SAM征。
④主动脉瓣活动异常:M型超声心动图上呈"M"形改变。
⑤彩色多普勒:收缩期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内可见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其频谱显示该处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

第10题:

试述瘙痒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


正确答案:(1)瘙痒症的病因繁多。全身性瘙痒症常与某些系统性疾病有关,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甲亢等,另外月经不调、妊娠等也可引起瘙痒症。物理性刺激如温度、日光等。化学性刺激如酸碱制剂等。生物学刺激如辛辣刺激食物、酒类等都可引起瘙痒症。药物引起的全身瘙痒临床上也常见。局限性瘙痒症也常与局部因素有关,如痔疮、肛瘘等。临床表现依据瘙痒的部位及范围,一般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局限性瘙痒症常见于肛门、女阴、阴囊等,也可见于小腿、掌跖、外耳等处。
(2)诊断要点有:①本病发病时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仅有瘙痒症状。②临床上常见继发皮损。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慢性湿疹:有原发皮损及病情的演变过程;②慢性单纯性苔藓:好发于颈、眼睑、肘等部位,皮肤苔藓样变明显且出现较早;③虱病:在头部、阴部可见被虱叮咬的丘疹、血痂等,瘙痒剧烈,可查到虱及虱卵。
治疗上:①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是预防本病的关键。②注意生活规律,少进烟酒及辛辣食物,戒掉搔抓习惯,避免外界各种刺激,不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及热水洗烫。③全身治疗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剂。④局部治疗。